(上接T10版)利好频出,走向规范
1998年,国际上东南亚金融危机蔓延,国内长江、松花江洪水泛滥,内忧外患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与股市的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紧缩状况,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制定出全面松动的金融政策,给股市提供了强有力的基本面支持。沪市指数数次探至千点大关附近,都凭借政策力量最终化险为夷。
这一时期,中国证券市场在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最为重要的是,12月《证券法》的颁布,使中国证券市场从此走向了依法“治市”不断规范的新时期。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证券法典,为证券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规范与发展的新世纪
2000年龙年首日,深沪股市放量大涨,深综指与上证指数分别上涨9.36%、9.05%,成交金额近500亿元。7月19日沪市实现了两千年两千点,11月下旬,沪市创出2125点的历史最高点。此后,我国的证券市场发生了更为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是深幅调整的一年,2001年是稳定发展的一年,200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颁布,大力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市场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2004年“国九条”的颁布,不仅确立了证券市场的重要地位,而且为证券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使得今后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2006年,我国的经济走势与世界经济运行出现共振,在政策的积极配合下,股票市场走上了一轮空前的大牛市行情,并延续到了2007年。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揭开帷幕,首批28只股票同日挂牌,刷新了中国股市多股齐发的历史纪录。2010年,股指期货的推出和融资融券的试点,表明了管理层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质量的勇气和决心。
2015年年初,股市涨势如虹,然而自6月中旬到8月底,A股遭遇史无前例的震荡。6月12日,上证指数涨至5178.19点,最高涨幅60%。随后A股在监管层去杠杆的一系列措施冲击下一路下跌,且跌势如山倒,千股跌停成为常态。面对每每开盘就哀鸿遍野的状态,甚至有高达半数的上市公司以停牌来应对股市大跌。在监管层的呵护下,股市终于在8月底走出困境,股市的交易行为慢慢恢复正常。2016年1月1日A股市场开始正式实施熔断制度。7日晚,证监会正式发布通知决定暂停实施A股指数熔断制度。
截至2017年6月28日,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A、B股)3370家,总市值达到52.95万亿元。
经过27年的发展,不论是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从融资金额、投资者数量等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均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其在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全局,我国证券市场二十七年的辉煌历程充满了荆棘,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我们逐步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辉煌的时代。证券市场带给人们的不只是资金与金钱,还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规则。但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正确把握证券市场的功能和作用,防止偏离正确的轨道。
阅读延伸
安徽的证券营业部出现得非常早,在上证所成立之后,安徽就有了自己的证券营业部。1990年,合肥市四牌楼一个叫“安庆之窗”的地方,成立了我省首家证券营业部,也是全国最早的一批证券营业部。这家安徽最早的营业部,就是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营业部,也是现在国元证券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