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天,“冰桶挑战”风靡一时,而“冰桶挑战”最大的目的是让更多人知道“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又称渐冻症),同时也能帮助更多渐冻症患者获得更多募款帮助治疗。三年过去了,曾经发起冰桶挑战的“渐冻人”美国前棒球运动员皮特·弗拉特斯,他为渐冻症的研究筹集了数百万美元,而如今却难以支付自己的治疗费用。(6月26日《成都商报》)
发起冰桶挑战的“渐冻人”,如今也陷入难以支付自己的治疗费用的困境中,足以说明需要建立一条可持续的救助体系。罕见病,一个与责任有关的沉重话题。罕见病患者很少,然而病种却极其庞大,目前累计发现的7000种罕见病中,有特效药可治疗痊愈的还不足1%,因为患者数量不多,药品生产厂家很难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金做研发。某种意义上讲,罕见病是“医学的孤儿”,却成了“社会的弃儿”。没有冰桶挑战,又有几人知道渐冻症,没有霍金与皮特·弗拉特斯,几人知道他们所面临的痛苦与艰难。
在抓大放小的政策之下,罕见病患者成了事实上的“政策弃儿”,对于罕见病的研究与政策倾斜,既关乎于小部分群体的利益问题,也涉及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尽管其代价昂贵而难以达到应有的绩效均衡值,不过在生命与权利面前,一切利益的算计都微不足道。与此同时,社会的温情与救助也不应缺席,对渐冻症等罕见病的关注,也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更不能拘泥于形式上的张扬与新鲜,相反的是,“冰桶挑战”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激发社会爱心、责任与慈善的源点。
只有基于他利的自利,并在权利的实现上不遗余力,才能构建利益一致的共同体,为了实现最基本的权利而鼓与呼,在形式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如此,社会救助才不会渐冻,“冰桶挑战”才会有牢固的基础保障和体系支撑。渐冻者之福,才可成为权利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