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公布了《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逐步缩小。
合肥市区常住人口已超400万
据悉,过去几年里,我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合肥市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400万,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宜居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根据规划,合肥将瞄准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成为长江经济带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加快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积极发展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长三角城市群主导产业关键领域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为方向,打造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智能家电等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基地。以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加快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建设。高水平建设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大平台。加快金融功能国际化,复制自贸区国际投资贸易体制机制,打造成为承接上海、辐射中部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国际文化名城。提升合肥国际化水平,加快完善与国际化城市相匹配的产业、服务、创新、集散等功能,为推进新一轮开放搭建更高平台。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到2020年,把合肥率先培育成市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
放宽城区落户条件,都市圈人均收入将增加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省将合理放宽合肥城区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其他城镇落户限制。积极引导农村学生升学和部队退伍进入城镇的人口、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镇。最大限度精简城镇户口登记和迁移手续,缩短办理时限,方便户口迁移。全面实行设区市范围内本地居民户口通迁制度。以城中村、城郊、开发区、大型工矿企业等区域为重点,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农业人口成建制转为城镇户口。
此外,合肥都市圈将成为全省核心增长极和长三角城市群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在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的枢纽地位显著上升。合肥都市圈以合肥为中心,以芜湖、马鞍山、滁州、淮南、六安、桐城市为重要节点,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构筑高铁1小时通勤圈,打造合滁宁、合芜马、合淮、合六、合桐宜等产业发展轴带。到2020年,都市圈内形成若干国家级甚至世界级产业集群,人均收入力争达到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建成一批国际化对外开放平台,国际化人居、商务环境明显改善;到2025年,都市圈内城市间联系更加紧密,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