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市场报》(《市场星报》前身)诞生之时,恰逢市场经济大潮兴起之际,可谓恰好。因此,一开篇,便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定位是非常准确的!”回忆起1992年第一次在黄山书社的办公室翻开本报的场景,74岁的安徽文学院前院长徐子芳还历历在目。
创刊25年,徐子芳也阅读了25年。“每天闲暇时翻看,已经成为我的阅读必修课。对它的关注从没间断过,所以说,我是见证了它的不断成长和提高。”
在他的心目中,《市场星报》经历数次的改版和创新,一直是砥砺前行,呼啸猛进。“用8个字形容就是‘扎根市场,心系人民’!”徐子芳说。
其实,说起和星报的缘分,远不止此。曾担任过《安徽日报》编辑、记者、文艺组副组长的徐子芳,有着多年的从事媒体经验。因而,对于当年的星报的采访和编辑内容方面,他都积极建议,有些办法还被予以采纳。
上世纪90年代期间,《徐子芳新诗选》出版。“当年,我的诗选后记便是在星报的副刊上发表的。这也是本人首次在星报发表文章。之后,一直到现在还经常在副刊上能看到我的名字!”
2000年1月,《市场星报》的副刊“市井漫笔”创办伊始,我省著名文学大家鲁彦周不仅为副刊题写刊名,还热情地为副刊写了开场白,为“市井漫笔”作了准确定位。“对于鲁老和星报的这段历史我也知晓,说来也巧,首次发表的文章就是鲁老的女儿鲁书妮责编的。”
徐子芳认为,从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他认为星报有三点值得肯定:一是始终心系人民,面向市场。以人民之忧而忧,以人民之乐而乐;二是不断创新,在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并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三是坚守文化自信,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在得知《市场星报》今年创刊25周年,徐子芳特为此写下四阕贺词祝寿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