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阴阳的消长遵循着节气的规律,这就是中医常讲的“天人相应”。冬至起人体内阴气渐弱而阳气渐强,天虽寒冷,阳气始生;夏至起人体内阳气渐弱,阴气渐强,天虽炎热,阴气始生,因此在饮食上需要加以区别注意。夏季饮食保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现在就请安徽省中医院营养科临床营养医师汤丽芬硕士谈一谈。
夏季贪凉 反而容易留下寒症痼疾
据汤丽芬介绍,冬至后始数九,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候,然天地暗藏初生的阳气,这时无意间受凉,或是偶尔食入寒凉之物,不必太过紧张,只会当时发病如腹痛、咳嗽等,而不会留下寒症痼疾。
“虚、寒痼疾往往就是夏月贪凉饮冷所致。”汤丽芬表示,夏至之后,阳气渐消,阴气渐长,夏至之后的小暑、大暑、立秋为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三伏天。此时阳气由盛转衰,阴气悄然而至,若在此时屡受寒气侵袭,则易犯胃寒腹痛、肺寒咳喘的慢性顽固性疾病。
夏季药膳 要分夏至前和夏至后
“我们除了冬令进补、冬病夏治这些治疗方法之外,平时也要注重节气的养生,节气养生药膳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据汤丽芬介绍,夏季的养生药膳,分为夏至之前与夏至之后。
夏季药膳推荐以养生粥为主,特殊情况以汤为主。夏至之前,考虑暑湿较重,易伤津耗气,选用“香薷红豆薏仁粥”,可酌情加入茯苓、大米、葛根(香薷记得用茶包装好)。夏至之后,因阳气在外,而伏阴在内,而注重补养肺胃,推荐“莲子百合瘦肉粥”,加入生姜、竹叶、大米,竹叶也要用茶包装好。
另外,整个夏天的养生还要注意一点,不可一味寒凉,不可过分苦泻。夏日寒凉苦泻太过而易伤阳气,肺胃最先受伤,而后及肾。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强调“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苦”为苦泻之品,如苦瓜,南方的凉茶、二十四味等。“辛”,一般指辛温之物,如香薷、胡荽、葱白、姜、蒜等。不仅可以防止寒凉太过,还可以温阳养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