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什么最出名?除了长城和功夫,肯定还有——吃!吃货多,吃的种类多,吃的能力强。前不久,中国吃货实力再让外国媒体叹服,因为“中国人在2016年吃出了一个瑞典GDP”。不过,中国人不仅是自己吃得痛快这么简单,对于世界来说,这其中蕴藏了巨大商机。所以,原来不养鸭的加拿大人养起了北京填鸭,10年前不太出口给中国的智利车厘子如今有85%运到了中国,6年前只在西方国家餐桌上出现的墨西哥牛油果现在正以每年超过200%的速度增加对华出口……随着中产阶层的壮大,中国人需要更多种类和更优质的食品。正因为如此,美国彭博社才得出结论:14亿人的胃口正在改变世界种植和销售粮食的方式。 ▋据《环球时报》
“中国口味” 让他们开始养鸭、种菜……
以前,加拿大并没有养鸭业。该国最早的大规模养鸭场是成立于1912年的“布罗姆湖鸭”,当年引进的品种不是别的,正是来自“中国餐桌”——北京玉泉山脚下的正宗北京填鸭。从那以后已过去105年,这家公司一直打着“北京鸭”的招牌吸引顾客。
加拿大目前最大规模的养鸭场是由穆尔比兄弟在1951年创办的“京·科尔鸭”,它是加拿大头号产鸭和冻鸭出口大户,年产北京鸭250万只左右。而加拿大总共年产鸭大概是550万只。
另一家为当地华人熟悉的北京鸭场是“河谷专业家禽”农场,他们专门饲养“爱因斯坦鸭”和“台湾走地鸡”,前者其实也是北京填鸭。
有趣的是,这三大养鸭场的创始人和经营者都不是华裔。而他们虽然都饲养北京鸭,但只有最初的那家农场是从北京直接引进的,后两者分别从英国和台湾引进。除了向中国出口,这几家养鸭场有的主攻北美“吃货”,有的则将目标对准华裔及亚裔社区。“河谷专业家禽”农场为贴近亚裔,专门起了中文名——山水农场,它还效仿中国,在当地搞起“农家乐”。
像加拿大这样受“中国餐桌”影响新发展出来一个产业的还有德国大闸蟹捕捞。在易北河、威悉河等流域经常会出现螃蟹泛滥,不过德国人不吃螃蟹,通常是把螃蟹磨成粉喂鱼。近年来,在德华人得知这一情况后纷纷到德国渔民处购买螃蟹。一些当地渔业公司索性把捕捞螃蟹作为业务的一部分。像德国北部的梅克伦堡渔业公司,他们每个季度提供产自易北河及其分支洛克尼茨河的中华绒螯蟹,客户主要是当地中国和越南家庭、中餐馆、亚洲超市等,每公斤的价格是5到8欧元。
西班牙则出现另外一种新兴行业,“给华人种菜”。位于该国瓦伦西亚省的2000人口小镇埃尔佩雷约,拥有为欧洲多国提供近20种中国蔬菜的基地。可以说,中国蔬菜重振了小镇的经济活力。
西班牙蔬菜种类较为单一,超市里见得最多的就是生菜、西葫芦、西兰花等。埃尔佩雷约种植有油菜、芥蓝等,这些都是原来西班牙不种的蔬菜。如今,来自荷兰、英国等地的竞争者也看到中国蔬菜的商机,因此与几年前相比,市场菜价要低一些。
“中国需求” 让他们动用了直升机
如果说德国大闸蟹和西班牙蔬菜的主要客户是当地华人,满足的是海外的“中国口味”,那么有更多国家的农业、畜牧业等产品面向的是整个中国市场,深受中国需求的影响。
“中国将在2017年超过加拿大,再次成为美国农产品最大出口市场。”去年10月,美国时任农业部长维尔萨克如是表示。2015年,美国农业与中国相关的出口额达到259亿美元。如此大的出口量,“中国餐桌”对美国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州近些年闹水荒,水价大涨。不过由于中国客户青睐,加州农场主仍然“舍得”种植耗水量大的作物。当地农场主拉莫斯对美国媒体CNBC说,其140英亩的柑橘年用水开支由几年前的约1.7万美元蹿升至现在的20万美元,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中国市场对他而言极为重要,直接决定着他是否要继续种植某种作物。
放眼整个美国农产品情况,对华出口总额中大豆占了60%。不过,这种一枝独秀的状况恐怕会慢慢发生变化。2015年美国农产品的出口中,园艺产品出口首次超过谷物和饲料。现在,特拉华州的草莓、佐治亚州的桃子等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餐桌”。
与美国的这些水果相比,智利水果已在中国市场打开了广阔的天地。该国对中国的水果出口在2007年时仅占其总出口量不到2%,去年出口比例已上升至25%,贸易额上涨近19倍。其中,智利全国生产的85%车厘子都销往中国,是该国对华出口规模最大的水果。它的收获季是每年11月到次年1月,正好能赶上中国春节。为配合中国节日气氛,智利方面会特别挑选颜色更红的车厘子出口。
除了智利,新西兰也瞄准了中国车厘子市场。为了赶上中国春节,一些新西兰南岛果园会动用直升机来“烘干”车厘子,确保其应季成熟和质量。
吃光XXX? “中国吃货”不背锅!
“中国餐桌”的影响力在一些国家切切实实存在。比如《澳大利亚人报》称,“采矿业的红火或许正在终结,但澳大利亚养牛业的滚滚财源似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减弱趋势”。如今澳养牛农民获得的牛肉价格已是3年前每公斤3澳元的两倍。正因为如此,澳铁矿石“女皇”莱茵哈特、媒体大亨斯托克斯和零售巨头哈维等澳富豪,都在扩大他们的牛肉“帝国”和全球野心。近来,莱茵哈特公布其与中国新希望集团合作以每年向浙江省出口80万头肉牛的宏伟计划。
而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常常引发一些质疑,类似于“中国人吃光/买光×××”的新闻屡见不鲜。
此外,为配合中国需求而大规模进行种植、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成为担忧之一。比如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东部的500多名居民在两年前曾将为中国市场养猪的墨菲布朗公司告上法庭,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养猪场的臭气熏天和污水横流等污染问题。
还有就是对当地产业带来的变化。比如新西兰,由于乳制品市场强劲的出口带动,该国位于南岛的农场纷纷转型。新西兰最大的牲畜加工公司银蕨农场日前宣布将关闭南岛的一个羊肉加工厂,因为当地肉羊农场大量转型成乳制品农场导致肉羊供应量不够。
外媒最关心的还有,在中国对外国食品的“胃口”越来越大的过程中,中资企业已开展一系列海外食品收购活动,比如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瑞士农企巨头先正达等。而中企在海外租用、收购农场和企业时,会引发有关不信任、地方抵制等争议。
针对上述质疑声,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海外投资咨询中心副主任杜奇睿表示,类似“中国人吃光/买光×××”的说法不符合事实。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为各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充裕的资本、宝贵的合作机会。贸易行为对双方来讲是你情我愿、互利共赢的行为。
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曾称,至少目前看来,中国对进口食品的需求增长一直有益于有关经济体,并未使当地人口挨饿或导致广泛的环境退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