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她备考一个月金榜题名
她已被清华大学录取,却坚持去考场证明实力
下一篇4 2017年6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40年前,她备考一个月金榜题名
寄语高考生:“孩子们,不要紧张,好好发挥”
▋丁安梅 孙雨静 记者 马冰璐
▲闫海群
当年的准考证
闫海群(右一)和两个朋友在一起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高考又拉开了帷幕,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又走过了40周年。40年来,录取率不断升高,一代又一代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涌现了一段段动人的往事。今天开始,本报开设“高考恢复40周年·我的高考故事”专栏,采访不同年代参加高考的考生,一起回忆高考往事,纪念这段累并快乐着的高考岁月。您的故事,是这个时代的注脚,当时多少岁?在哪儿高考?发生了什么事?欢迎您讲述自己的高考故事,可编辑发送到邮箱942514225@qq.com,我们将整理出来,择优见报,和读者一起分享。

40年前的1977年,仅备考一个月的闫海群怀着大学梦走进高考考场,最终她如愿金榜题名。如今,40年过去了,再回忆起这段高考往事,她激动不已地说道:“感恩高考,那是一段了不起的经历。”                      

女学霸通宵达旦,备考一个月

闫海群从小在合肥长大,上高中时,她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学习成绩数一数二。1975年2月,她高中毕业,同年3月,她便前往长丰县高塘公社插队,“期间,我插过秧、割过麦子,还兼职干过出纳……”

1977年10月底,她得知,高考制度恢复了,“我深埋心中的大学梦一下子被唤醒了。”同年11月,她请假回家备考,“1977年12月就要考试,当时留给我的备考时间只有1个月。”

时间紧迫,闫海群不敢有一丝懈怠,她开始通宵达旦地复习,“看困了就睡,睡醒了再看。”为了让她安心复习,父母特地将宽敞的里屋让给她住,“父母和两个弟弟挤在狭小的外屋。”闫海群说,每天深夜,她都趴在里屋的桌子上,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时间太短,多复习一点是一点。”

刚开始复习时,闫海群有些发蒙,“就连一元一次方程,我都看不懂。”但很快,学习基础扎实的闫海群攻克了一个个难点,“遇到不懂的,我就向高中时的老师请教。”

同年12月,她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走进高考考场,“我记得考了语文、数学、政治和理化,满分共计400分。”高考一结束,她便回到农场。

金榜题名时,父母买糖庆贺

1978年1月,闫海群收到录取通知书,她以220多分的成绩被淮南煤炭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机械系矿机专业录取。她说,父母比她还开心,“一看到通知书,父母就骑着自行车去买糖,送给左邻右舍和同事。”

“当时,整个农场100多人一起参加高考,只有我一个人考上了。”闫海群说,同学们都十分羡慕她能金榜题名,“我自己也觉得十分幸运,因为备考时间太短了。”

1978年3月,她背着行囊去大学报到,“恰好同学的妹妹跟我考上同一所学校,于是我俩结伴而行。”令人欣羡不已的是,大学四年,她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爱情,“我的丈夫和我是大学同学。”

2002年,闫海群的儿子参加高考,考前,她特地将自己的高考故事讲述给儿子听,“本想激励他,结果儿子的一句:‘妈妈,原来你是临时抱佛脚啊’逗得我哈哈大笑。”闫海群笑着说道。

如今,40年过去了,再回忆起这段高考往事,她仍激动不已,“感恩高考,那是一段了不起的经历。”今年的高考今天拉开大幕,作为前辈,闫海群说,自己有一些话想对高考生们说:“孩子们,不要紧张,沉心下来,好好发挥,高考将成为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