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21日《工人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4月底的一天,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姚公社区党支部书记俞兵在“走河”时突然发现,河里竟然有一条很大的鱼在悠然自得地游着。这种景象,俞兵已经好些年没看见过,他立刻拍下照片并发到自己的朋友圈中。俞兵既是社区书记,也是一名最基层的“河长”。
十五里河由西往东贯穿合肥西南,最终汇入巢湖,被当地居民称为合肥的“龙须沟”。两年前,俞兵到社区担任支部书记,也从老书记手里接过河长重任。“何时小河能回到儿时的清澈?”发现河里又有活鱼时,俞兵心生感叹。若干年前,河流与湖泊的交汇处常常出现泾渭分明的景象。尽管水体相连,但河里根本见不到活鱼活虾。
俞兵谈到这种变化的起因,指向4年前开始实施的“河长制”。从2013年开始,合肥市包河区借鉴无锡水环境治理经验,全面推行“河长制”,成为安徽最早试点“河长制”的地方。刚开始时,治河几乎成了“全区总动员”的工作。社区级河长每天“走河”,街道级河长每周至少一次“走河”,区级河长不定期“走河”。虽然社区工作很多很杂,但“一把手”们谁也不敢轻视河长这个兼职。在俞兵看来,河长与安全生产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两项工作都会一票否决”。据包河区政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曾多次对河流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坚持执法“零容忍”,坚决捍卫“河长这顶沉甸甸帽子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