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盛产蒜薹的河南开封县、杞县等地,因为蒜薹价格暴跌,有的蒜农含泪将蒜薹扔掉,让人感到痛心不已。有专家认为,蒜薹价格暴跌根源在于供求失衡。(5月3日《北京青年报》)
谷贱伤谷农,蒜薹贱伤蒜农。蒜农辛辛苦苦忙乎了一年,实指望能有个好收成。结果蒜薹丰收了,因为价格出现暴跌,请人拔蒜薹的工钱反而比所拔蒜薹的售价贵,蒜农怎不宁肯将蒜薹扔掉,以痛心之举减少自己损失?
有专家认为,河南多地蒜薹价格暴跌,根源在于供求失衡,蒜薹产量超过了实际需求。这种认为只看到了现象,而没有看到本质。如果这话来自当地官方之口,则有帮当地官方推卸责任之嫌。
河南多地蒜薹价格暴跌,蒜农宁肯将蒜薹扔掉,祸根或主因还是行政不作为,服务不到位。如果只怪蒜薹产量过剩,这会错怪蒜农。
规模化生产蒜薹,信息和服务极为重要。假如当地政府能及时向蒜农提供市场信息,并推行订单农业,蒜薹产在地里就有了销售市场,还会出现蒜薹上市了,因缺少买家而陷入困境吗?假如当地政府能帮助蒜农建立行业协会,让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蒜薹丰收了就不是坏事,而是好事。从事实来看,当地蒜薹上市后,价格由开始的每斤1.2元至1.35元,降到5毛钱甚至3毛钱一斤。而中原地区许多省市,蒜薹实际售价则在三四元,甚至更高。这并非蒜薹产量超过实际需求,而是蒜薹没有与市场衔接好。
消费者对蒜薹的需求不分季节,越是淡季蒜薹的价格就越贵。而蒜薹生产季节性很强,且是鲜货集中上市,不能长时间存放。假如当地政府能够通过资金扶持,帮助蒜农多建一些冷库,蒜薹集中上市季节,冷库能够大量收购库存起来,待到冬春时节反季节上市,不仅可为蒜薹找到销路,满足消费者的反季节需求,而且还可以让蒜农增加收入。
哪是蒜产过剩,分明是服务过缺。 货多招远客,特色出高效,这曾是勇争第一的浙商的信条。愿河南蒜薹产地政府能够接受沉痛教训,积极主动作为,多做服务工作,那么蒜薹就也会货多招远客,特色出高效,而不至于出现“蒜你完”,乃至动摇蒜农生产蒜薹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