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很多人的朋友圈被《我是范雨素》一文刷屏。今年44岁,念完初一就辍学、如今在北京做育儿嫂的她没想到,她的自述《我是范雨素》,让众多网友感动落泪。(4月26日《南方都市报》)
当很多自媒体作者还在为了打造一篇10万+的爆款文章而绞尽脑汁的时候,一位连初中都没有上完的进城务工人员,却凭借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我是范雨素》一夜刷爆朋友圈,阅读量轻轻松松就突破了10万+。而认真读完这篇“爆款文章”的网友,也分成了观点鲜明的两派:一派认为她的文字感情真挚、让人感动莫名;另外一派则认为她的文章就像是流水账,并没有什么文学技巧可言。
而在我看来,这两派的观点,恰恰证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那就是范雨素用她的文章,单纯地证明了文字是有力量的。而所谓文字的技巧,文章的起转承合,那本来就是语言学家、文学家的事情,而范雨素既不是作家,也不是诗人,她就是一名喜欢文学、喜欢读书、喜欢写字的京城育儿嫂。所以我们不能以一个作家、一个诗人的标准去要求她,她的文字能够带给我们感动,能够让我们通过她的文字更好地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现实世界,这就够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所以前几天微信朋友圈出现了一大批和读书有关的文字,大家从各个角度来探讨读书的意义,当然也有人说读书没有意义。而范雨素的故事同样也是在告诉我们关于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因为她正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是一个自己省吃俭用,却可以给女儿从废品收购站买一千多斤书的人。
范雨素说,“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这和著名文学家巴金的“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完全就是一个意思,体现出来的正是人类对物质之外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