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传承红色文化 奋力打赢脱贫攻坚
2017年4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勇闯新路的安徽答卷之金寨:
深入传承红色文化 奋力打赢脱贫攻坚

▋记者 赵汗青/文 黄洋洋/图
已建成的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扶贫移民安置点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已经形成文字挂在革命博物馆的大厅一侧
村民家中珍藏着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她家的照片
原本低矮的房屋旁建起了二十余栋两层小楼
贫困户陈泽申的身后是村里的光伏项目
 

开篇语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对安徽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一大目标、五大任务”的要求,给全省上下以巨大鼓舞、巨大力量。一年来,在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安徽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向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本报自今日起开辟专栏,深入报道安徽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这一年来的新作为、新变化、新成绩。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首站当天即前往革命老区金寨县,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瞻仰红军纪念堂,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并前往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考察扶贫情况。

一年过去了,金寨县贫困群众生活得怎样了?金寨县红色文化传承得怎样了?金寨县的各项建设和经济发展进行得怎样了?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重走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走过的路,重温那一年前的点点滴滴。

一年过去了,金寨县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

一年过去了,金寨县人民依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讲过的每句话;

一年过去了,金寨县的困难群众住上了新房,收入越来越高了,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笑容越来越多了。     

牢记总书记嘱托 红军广场成教育热土

4月10日,在细雨濛濛中,记者来到金寨县红军广场及革命博物馆,和去年不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已经形成文字挂在革命博物馆的大厅一侧,异常醒目。

谈起一年前的总书记来访,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汪家广馆长记忆犹新,“和今天一样,下着雨,总书记对金寨红军的历史是非常了解的,他一直在观察倾听,并有自己的思考。”汪家广说,正是看完了革命馆后,总书记有了对金寨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的精准定位。

博物馆解说员杨晓璐当时为习近平总书记全程解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两个细节,一个是1935年到1937年三年游击战期间,女战士张敏为不暴露目标,把自己的孩子捂死,令总书记动容;另一个则是谈到作家蒋光慈,总书记说,“我父亲是读了他的小说以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汪家广介绍,自总书记视察后,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的接待量从往年的二十余万人次增至百万。参观者来到博物馆后,询问最多的是总书记视察时的细节。

搬新房住新家 贫困户笑得合不拢嘴

“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习近平

4月11日,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

与去年大不相同,大湾村铺上了水泥路,路灯亮了,修建了公共厕所,原本低矮的房屋旁建起了二十余栋两层小楼,贫困户已经或即将搬进新房,住上明亮宽敞的新居。

村民陈泽平2016年底搬进新房居住,家中客厅摆放着习近平总书记去年来到大湾村视察时的照片。

“总书记问得非常细,电视能不能看、能收到几个台,身体不好吃的什么药、要花多少钱,这些细节令人发自内心地感动。”回忆起去年总书记视察陈泽平家的情况,大湾村第一书记余静非常感慨地说。

“搬新房,高兴!村里用我们的移民补助、扶贫资金宅基地补助金,建起了新房,女儿又给了我一些钱,简单装修了一下。另外,有旅游企业还在二楼的一间卧室打造一个农家旅馆,建好可以分成。”陈泽平打开光亮的“山景房”,笑得合不拢嘴。

经花石乡和大湾村考察论证规划并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确定在大湾村择地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点,安置占地14亩,规划安置26户,并于2016年6月中旬开工建设。

产业、就业扶贫 精准到户到人

搬迁扶贫仅是金寨县多项扶贫政策中的一项内容。

在大湾村一处开阔的山地上,大面积的光伏发电项目引人注目。花石乡党委书记王玉宝告诉记者,去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目前已是相对集中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73千瓦,由村里派管理员统一管理,为91户贫困户每户月增收3000块钱。

光伏板下栽种灵芝,作为土地再次综合利用,一亩灵芝收益在一万五千元左右,由灵芝大户指导栽种,解决了土地流转费用,一亩地要用70个工人,在务工时聘请周边贫困户,可以帮助贫困户增加务工收入。

在扶贫帮扶上,陈泽平流转了土地给茶叶企业,还有光伏、养猪项目,另外自己还担任了护林员的工作,就此一项每年收入6000元钱。

“不能忘了总书记,我们以前总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了,但现在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社会的关爱,我更要努力。”陈泽平的一番话代表了不少贫困户的心声。

陈泽平的兄弟陈泽申家也是贫困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湾村时,在他家门前小院中进行了拉家常式的座谈。

当记者见到陈泽申时,他正在放羊,“我的羊吃的是青草,是生态产品。”陈泽申今年养了十五只羊,年底可收入万元。

大湾村书记何家枝说,去年总书记来过后,贫困群众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大家认识到贫困是有原因的,并且要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现在大湾村不仅引进了大型茶叶企业扶贫,而且以旅游带动农家乐扶贫,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如今的大湾村青山绿水,在各项产业的带动下,将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