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按成绩分等级”更可怕的是歧视思维
微声音
后厨直播应从鼓励走向强制
非常道
下一篇4 2017年4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比“按成绩分等级”更可怕的是歧视思维

▋陈广江
“筛” 王恒/图
 

近日,有杭州网友爆料称,其女儿在余杭一所小学读二年级,最近听女儿说,老师把学生分三种,精英组、平民组、麻将组。其中,平民组又分好几个等级,而麻将组底下的,就是学习不好的小朋友。(4月11日《钱江晚报》)

消息一出,网友炸开了锅。很多人认为,按成绩把学生分三六九等是赤裸裸的教育歧视,“麻将组”的说法更涉嫌人格侮辱,会给孩子及家长造成心灵伤害。但也有人认为不必大惊小怪,培养竞争意识就要从娃娃抓起,何况分等级现象在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假如你是家长,你愿意让孩子进哪个组?有没有人为了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甘愿让孩子进“麻将组”?

不必援引《义务教育法》,单从常识常情常理上讲,“按成绩分等级”的做法实在不靠谱,不仅伤害孩子,还贬低了老师自己。

无需讳言,歧视思维或等级思维是客观存在、普遍存在的。在教育上,老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家长何尝不是如此?从入托时起,每个家长都希望让自家孩子进入好学校、好班级,分个好老师,有个好成绩。

事实上,正因为教育歧视普遍存在,才更彰显出公平的重要性。孩子千差万别,每个都是独立的个体,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激发孩子的潜能、弥补孩子的不足,让孩子们都能考出好成绩,健康成长。越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越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因材施教讲了几千年,还需重申吗?

对小学生而言,一次考试真没那么重要,老师以此把学生划分三六九等,只会增加尖子生的虚荣心、后进生的自卑感。除涉嫌侮辱人格的“麻将组”一词外,据说该老师在平时工作中尖酸刻薄、出口伤人,只有家长送礼时才会露出笑容,其职业道德修养令人担忧。

歧视思维或等级思维的危害远不止于此。据说,在中小学,很多重点班的学生瞧不起普通班的学生,耻与为伍。尽管义务教育阶段严禁设重点班,但重点班依旧遍地开花,让禁令沦为笑谈。比“按成绩分等级”更可怕的是歧视思维、等级思维,要想剔除这种功利思维并非易事。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