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一年一度祭祖扫墓的高峰即将到来。南京雨花台功德园在国内首推微信“直播代扫”,工作人员可用手机直播代替逝者亲属扫墓的全过程,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记者了解到,代人扫墓近年来在网上炒得火热,而价格最高的店铺直接张口就要“1万起步”。记者走访合肥市部分大型陵园后发现,多数陵园并没有开通“直播”或“代扫”的业务,只有小蜀山陵园表示,市民可在微信上的祭扫大厅向逝者敬献鲜花。
1 走访:代人扫墓,最高要价万元 小蜀山陵园推出扫墓新形式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搜索关键词“代扫墓”,共有几十家店铺推出了代人扫墓的服务,范围涵盖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清扫墓地、敬献鲜花、鞠躬等,一般的价格在200~500元左右,但不包括鲜花等祭奠物品,最高的一家店铺甚至要价万元。
“你说你哪里吧,想要多少价钱服务,1万起步。”一家店主明确地向记者表示,自己代扫墓的订单已经排满了,1万元以下的单接不过来。记者了解到,在该购物网站上,代扫墓被明码标价,提供的服务包括三鞠躬、说祭拜词、打扫墓碑、整理墓地等,店家甚至表示可以提供扫墓前后的对比照片。
“只要你报销来回路费,我们都可以替你去扫墓。”另一家店铺的客服说,自己的店铺在无锡市内,今年决定上线推广,往外面发展。有的店铺更是将服务“明码标价”,比如单人跪下磕头三个,每人增加100元。不过,记者在查看销售记录后发现,虽然很多店铺提供该类服务,但是成交量大多为零,“一般咨询的人多,真正下单的人很少,即使下单了,我们赚得也不多,慢慢积累吧!”
日前,记者以普通市民的身份走访了合肥小蜀山陵园、包河文化陵园、肥东县花岗公墓、肥西县红土山公墓等6家陵园,仅小蜀山陵园一家表示已经推出“微信扫墓”的业务,其余5家均表示“暂时没有开展”。
“微信扫墓去年就开始了,逝者亲属可以扫描二维码,进入微信公众号的祭扫大厅,敬献鲜花或者水果。”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亲属可以将逝者生前的照片提交到服务处,进入祭扫大厅后输入逝者墓穴的区号、编号等,就可以进入为他扫墓的网上通道,感觉和在现场一样。不过,合肥包河文化陵园的一名工作人员说,扫墓并不是强制要求,完全是人的自觉行为,“如果你觉得麻烦,也可以选择不来”。
2 调查:九成多市民对“代扫墓”喊NO
你听说过代人扫墓吗?你能不能接受这种方式?记者通过街头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共采访了50位市民,94%的市民对这种方式表示“不接受”,其中有40%的市民从没听说过这样的方式。
“有那么忙吗?一点孝心都没有。”一位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代扫墓虽然完成了程序,但无法达到缅怀的情感目的,对先人没有诚心,“扫墓就该亲自前往,让一个根本不认识的人替你去扫墓,一般人还真接受不了。”一位常年生活在美国的合肥市民告诉记者,因为带着双胞胎不方便经常回国,所以每年清明、冬至这样的祭扫日子,自己基本上都是“缺席”,但这并不会阻止我对先人的怀念,“清明时我会让家人替我去扫墓,等我回国后,我也会亲自去看看,即使不是特殊的纪念日子。”
不过,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也有少数市民表示接受,他们认为,代扫墓起码代表了心里有逝者,愿意表达自己的追思,“虽然请人扫墓不值得推广,但总比根本就不去扫墓的人强。”
3 专家观点:与其让别人代劳,还不如不扫
“扫墓是缅怀先人、追思情感的一种方式,感念先人对我们的恩惠,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范和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主张“代人扫墓”这种行为。在范和生看来,扫墓实际上是将内心潜藏的情感变成活态化行为,在扫墓的过程中对后代也是一个示范,将家族文化传承下去。
“与其让别人代劳,还不如不扫。”范和生认为,实用主义浸入社会太深,有些人认为祖先离自己很远,扫墓没有作用,所以自己逐渐淡化了扫墓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网上有人将代扫墓“明码标价”,而且还能提供代哭、代跪、代磕头等服务,范和生觉得这样很没有意义,“扫墓表达的是自己的情感,如果找人代劳,让没有一点情感的人去给祖先哭、跪等,也是对先人的不敬。”
“如果自己实在没有时间,完全可以换个时间再去。”此外,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代扫”使扫墓这一活动失去了其应有的仪式感,同时,直播扫墓涉及隐私且容易被滥用,使用起来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