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投资一定要上去
加强养老护理服务专业队伍建设
呼吁建立扬子鳄国家公园
下一篇4 2017年3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
民营企业投资一定要上去

牛弩韬接受星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后合影
 

“民营企业投资一旦下滑,明年产出就受影响,没有投资哪来的产出呢?所以经济要保持健康发展,民营企业投资一定要上去,同时要让资本、让贷款向实体经济流动。”3月3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接受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记者采访,畅谈对就“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提出的建议。

谈“中国制造2025”: 细化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

“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和旗识。牛弩韬认为,当前“中国制造2025”1+X政策体系已经形成,各地均正在推动落地实施,全国一盘棋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格局初步显现。但在从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践来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国家层面还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坚持上下联动、模向联动、区域联动,聚焦突出问题,瞄准重点领域,动员各方力量,合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有效落实。”

牛弩韬建议,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发挥制造强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注重强化协调机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整合力量、理清职责,推进“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落实和重大工程实施。进一步强化国家有关部委的横向联动,同时加强国家部委与各省市之间的纵向协作,整合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资源,形成协同推动“中国制造2025”落地实施的强大合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尊重各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人才环境上的差异性,细化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并以此作为重大项目和资金统筹的重点方向。指导各地挖掘发展潜力,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推动产业集群、特色发展,实现区域错位、差异化竞争,形成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格局。实行区域差别化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地区,在项目资金申报、试点示范认定等方面,适当降低门槛,放宽标准,加大支持倾斜力度,以减少因政策上的“马太效应”,加剧发展的不平衡性。

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一批民族工业品牌

2017年既是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部分重点领域改革亟待突破的关键之年。为扎实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牛弩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坚决主动去产能。建议重点在三个方面聚焦用力。一是以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等为代表的传统行业,需要综合运用法治化、市场化手段,提高质量、安全、环保等行业标准,加大同业整合力度,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步伐,去除僵尸企业,坚决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二是以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电子信息、光伏、民用航空等为代表的部分新兴行业,产能井喷式增长并已出现过剩迹象,应在国家层面优化布局,因地制宜,做好分类指导,避免各地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形成新的过剩产能。三是以汽车、家电等为代表的,产能利用率较低、增速明显放缓的传统优势制造行业,应未雨绸缪,提前预警,支持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减少中低端过剩供给,提升高端供给能力,分现转型发展。”其次,牛弩韬在采访中表示,要稳妥有序去杠杆,同时要统筹考虑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四是综合施策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五是聚焦重点补短板,政府搭建平台,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补齐创新短板;争取落实国家150亿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补齐技术短板;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补质量品牌短板,打造一批“百年老店”,培育一批民族工业品牌。

谈民营经济:全省建设10所左右创业大学(学院)

2016年,我省民营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7281.3亿元,增长10.4%。牛弩韬透露,今年力争民营企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58.5%,新增注册民营企业12万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户。

在培育创业载体方面,将建设10所左右的创业大学(学院),认定4~5个青年创业园,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创办生产性服务企业,推进合肥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建设,培育认定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30家,争创国家级小微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3家。实施“互联网+产业集群”行动,以产业集群专业镇为基础,支持市、县(区)建设一批中小企业特色园区,培育认定3~5个“智慧集群”,建立健全产业集群专业镇“五个一”公共服务体系。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