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华:一路走来, 见证“安徽的窗户”辉煌和坎坷
亲爸无疑!儿子病了邓超一小时问800次去不去医院
英达被捕实因“逃避现金申报罪” 分50次存46万美金
周大新: 文学陪伴我们一生
下一篇4 2017年2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杨光华:一路走来, 见证“安徽的窗户”辉煌和坎坷

 

1973年,《安徽画报》复刊。

这一年,安徽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杨光华,也走进了《安徽画报》的大门。

调来的第二天,他就拎着行李,拿起了笔,端起了照相机,奔波在记者的路上。

这条路的酸甜苦辣,杨光华用了20多年的时间来品尝。

“作为‘安徽的窗户’,我见证过它的辉煌,经历过它的坎坷。所以我的血液里,已经融入了这四个字。” ▋ 记者 张亚琴

摄影展主动登门“求片”

“刚开始,记者们外出采访,相机还得找人借,后来上级机关特批了20万美金,买了9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哈苏相机,七八个记者人手一部。”杨光华自豪地说。

要知道,当年新华社都没有这么多台的哈苏相机,上世纪70年代的20万美元是笔巨款。

好的相机,拼的记者,拍出来的照片当然首屈一指,影响很大。

杨光华回忆道:“棠樾牌坊群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时,提交的照片有几十张,但都不理想。后来有人提议找我们,因为《安徽画报》曾在封底登过记者拍的棠樾牌坊群。照片申报上去后,一次通过。”

在杨光华的叙述中,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安徽画报》在全国的影响力。

一次,浙江杭州举办“全国溶洞摄影展”。展览前,在做最后的调整时,前来检查布展的一位中央领导突然发现没有安徽的蓬莱仙洞。

原来,他曾在《安徽画报》的封面和内文里都看到过池州蓬莱仙洞的图片并赞不绝口。主办方一听,立即派人赶到合肥,登门“求片”。

数月记录小岗村“大包干”

凤阳县 “大包干”的新闻,杨光华是从《人民日报》上看到的。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在当时争议纷纷的事件,很有历史意义。

于是,没有耽搁一点时间,杨光华坐上了去凤阳的长途汽车。

在那里,他见到了当时的县委书记陈庭元。

跟着陈庭元,他跑了很多生产队调研。后来,自己又单独采访一个月的时间,对“大包干”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回来后,杨光华思绪万千,写下了《农民的知心人——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后来略作修改在《安徽画报》上发表了。

“那时候,‘大包干’是顶着巨大的议论施行的,我的稿子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写成的。但是,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是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对人民负的责任。”杨光华掷地有声。

后来,反映小岗村农民大包干后生活变化的照片《凤阳新春》和《快乐的凤阳人》都获得了很多荣誉。其中《凤阳新春》获华东风情影展最佳摄影奖,并送到智利、日本、阿根廷等5个国家巡展。《快乐的凤阳人》获1982年安徽新闻影展二等奖。

“我在安徽画报工作期间,发表了2700多篇稿件,并在2005年获首届中国金爵奖最佳摄影奖(全国仅20名)。但我深深知道,一个记者,不光要照片拍得好,文字写得好,更要牢记记者的责任,无私才能无畏,要真正为人民服务。”

今年,杨光华84岁。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