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慧食药监管 构建食药安全科学治理新格局
一线动态
下一篇4 2017年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推进智慧食药监管 构建食药安全科学治理新格局

▋石跃新 记者 王玮伟 文/图
池州市贵池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正对当地一家食品经营企业是否有过期食品进行检查
 

日前,安徽省食药监局在合肥召开2017年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去年全年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守住了食品安全底线,维护了食品安全稳中向好的局面,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徐恒秋局长以《》为题作了工作报告。合肥、蚌埠、淮南、芜湖、池州和黄山市局分别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会上,徐恒秋局长还与省局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定了廉政建设责任书。

合肥: 食药执法,在社会的监督下阳光进行

“我要举报,安徽省胸科医院向其他医院销售药品……”2016年5月22日,“12331”接到一名匿名群众的举报电话。其声称,安徽省胸科医院向其他医院销售药品“冷链药品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由于举报反映的线索模糊,没有明确指出具体药品销售走向,又是匿名举报,这一线索很容易被忽略。

不过,执法人员经过分析,认为这一举报线索较为可信,立刻制订方案,对涉案医院进行仔细排查。排查中,核查购进渠道,进、出库记录没有发现问题,核查出库后门诊记录仍然没有发现问题。执法人员没有放弃,再细查处方,终于发现疑点,处方里出现100盒、200盒的大处方,而大处方抬头病患者姓名栏都是其他医疗机构。由此,一起医院非法经营药品重大案件浮出水面。

以上仅仅是合肥市食药监局打击食品药品不法行为的案例之一。2016年度,合肥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96件,罚没款总计1414.15万元。所办案件无一例复议撤销或改变决定,没有一起案件引起行政诉讼。合肥市本级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26件,案件数同比增长43%,罚没款总计868万元;其中大要案件43件,罚没款648万元,大要案罚没款占全年罚没款总额的74.65%。

蚌埠:千余家餐饮单位走上规范经营之路

餐饮行业特别是小餐饮,既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多年来,餐饮单位油烟噪音扰民、环境卫生脏乱差一直是市民投诉举报的焦点。

为破解这一难题,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抓宣传、抓标准、抓许可、抓奖励、抓处罚、抓评比”六大举措,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联合联动、综合整治”的原则,在蚌埠市开展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

来自一份官方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蚌埠市通过综合整治,该市1047家餐饮单位进行了基础硬件改造(其中前灶移后堂247家,安装油烟净化设施589台,更换无烟烧烤炉具108户,实施煤改气226家,改用其他清洁能源121户),创建餐饮安全示范店625家,建设透明厨房445家,视频厨房362家。

淮南:督促药企工艺研究,获批国内最高标准

近年来,淮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树立药品科学监管理念,不断拓展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强度和力度。

以启动药品生产工艺和处方等级工作为例,淮南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已经全部完成577个品种登记工作。此外通过核查督促企业进行工艺提升,目前已督促一家企业完成工艺研究,并已经递交了补充申请。淮南市绿十字公司在安徽省食药监局的专家指导下,对“人凝血因子VIII”标准进行提升,已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成为目前国内最高标准。

在药品生产监管中,生产和检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淮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采取监检结合的方式加大对检验管理的监督,开展实验室比对试验。对比对结果为“不满意”的实验室,督促企业查找原因进行整改,确保企业检验操作科学规范、自检结果准确可靠。

池州:实施首次分级,推进“四化”建设

2016年以来,池州市食药监局抓住作为全省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执法系统试点建设单位之一的契机,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有两责”,积极组织实施首次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管理,全力推进“四化”建设。

截至2016年底,该市共完成7237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首次分级评定和信息上传工作,其中评定一般风险6672家、中等风险545家、较高风险19家、高风险1家。

在实施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监管工作中,牢牢把握科学划分风险等级、精准确定检查频次这两个核心内容,利用有限的监管资源实施精准监管,对不同企业区别对待,“盯紧”高风险企业,全面落实规范化、信息化、痕迹化和网格化“四化”监管模式,进一步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在打造“阳光厨房”、推进学校食堂“视频厨房”工程建设方面,该市30余家学校食堂已完成“视频厨房”建设,其中高校食堂建设达100%。

芜湖:全面推行“双随机”监督抽查

全面推广“双随机”监督抽查,分级建立监管人员、对象名录库……2016年,芜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监督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双随机”抽查机制,强化“双随机”抽查结果运用,食品药品执法检查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规范性化程度都得了明显提升。

为便于监管人员和监管对象的随机抽取,淮南市食药监局坚持以属地为基准,分级建立监管人员和监管对象名录库,在淮南市范围内筛选风险级别高、监管专业性强的食品药品单位,作为该市本级重点监管巡查对象,每年每家至少抽查2次。2016年,芜湖市食药监局本级重点监管巡查对象共计235家,其中食品生产监管科32家,食品流通监管科30家,食品消费监管科41家,药化生产监管科38家,药化流通监管科54家,医疗器械监管科40家。

黄山:加快构建预防、检测、处置体系

过去的一年,黄山市以打造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为目标,切实履行监督抽检职责,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落实有力,规范有序、成效明显。数据显示,黄山市获证在产496家食品生产企业抽检覆盖率达100%;共完成食品安全省抽534批次,合格率96.6%;市本级开展监督抽检284批次,其中乳制品216批次、食用明胶8批次,合格率100%;区县级共抽检1500批次,不合格1批次。针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有安全隐患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主动防范,及时介入,将监督抽检、隐患排查与日常监管融为一体,组织开展了食用明胶专项抽检8批次,检验结果全部合格。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