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一天1.5台 小医院也能做大手术
2017年2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平均一天1.5台 小医院也能做大手术
天长医共体内“远程会诊”让基层医院更有“底气”
▋记者 汪婷婷 文/图
院长孙友和及下转病人叶俊
医共体快捷窗口 新华社记者 张端/摄
 

天长市汊涧镇中心卫生院是以天长市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1+1+1"医共体中的第二个"1"。在医改之前,市医院往往人满为患,一位难求,而乡镇医院只承担着最基本的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的作用,疑难病或者重大手术通常不在其业务范围内。而且,基层医院也不是老百姓的看病首选。

然而,日前,记者在汊涧镇中心卫生院见到了一位通过远程会诊成功进行了骨折手术的85岁病人,手术名称叫“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据了解,由于病人年纪大,心脏功能不好,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都较大,类似的手术此前在汊涧镇是无法操作的,病人会直接被转到市医院。如今,在上级医院的支持和老百姓的信赖下,乡镇医院做“大手术”也更有“底气”了。     

远程会诊以前不敢做的手术也敢做了

据了解,85岁的周文玉老人是今年2月4日在汊涧镇中心卫生院做的手术。2月9日,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汊涧镇通过远程会诊和市人民医院做了术后交流,结果一切顺利,老人只等拆线回家了。

“病人1月26日在天长市人民医院拍了片子,30号入我们卫生院,2月4号进行了手术。术前和术后都由市医院给我们做远程指导,上联单位还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军区总院等三甲医院。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操作起来更有底气了。”汊涧镇中心卫生院外科医生王长富告诉记者。

老人的女儿胡传芳回忆,母亲大年二十九发生了骨折,全家都很担心,有人说要去天长做,但胡传芳觉得在汊涧镇做是一样的。“母亲年纪大了,在天长做不方便。这里离家近,医生把片子传给市医院专家,由他们提供技术指导,我们家属很放心。”不仅是出于对镇医院的信赖,费用方面更是减轻了不少负担。“这个手术在市医院要1.8万左右,报销后也要花个五六千。在镇上做,报销后大概只花2000块。”胡传芳说。

“通过远程会诊,市医院给了我们麻醉等方面的指导。如果手术中真的出现问题,市医院的专家20分钟内就会赶来会诊。”王长富介绍说,如此一来,以前不敢做的手术也敢做了。

术后下转回乡镇 病人康复更方便

除了周文玉,记者还在汊涧镇中心卫生院见到了刚从市人民医院下转的病人叶俊。令人感叹的是,一个多小时前,记者才在市人民医院见过他。据汊涧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孙友和介绍,叶俊是2月8日在天长市人民医院做的放疗,2月9日上午做完抽血化验一切正常后,就被救护车和主治医生送回了乡镇卫生院。

记者随后采访了叶俊的主治医师、天长市人民医院肿瘤二科副主任徐云峰。徐云峰说,叶俊同时生了食管癌和胃癌两个部分的肿瘤,情况特殊。“两个肿瘤的治疗方法不一样,同时手术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给他制定的治疗方案是:先进行食管癌的放疗,放疗期间同时进行胃癌的化疗。病情稳定后,给他安排了胃癌的根治手术,术后恢复得不错。”徐云峰说,病人后期的康复就交接给镇医院了,他第一周会下去查房。

在汊涧镇中心卫生院的康复病房里,叶俊告诉记者,一开始得知自己患了两个肿瘤后,也去了南京军区肿瘤医院就诊。然而,对方提出了和市医院一样的治疗方案,出于对市医院的信任和费用问题,他选择回来做放疗和化疗,再加上治疗期间病情会反复,他则就近在汊涧镇做。

“我家在汊涧镇汊北村,卫生院向北走5里路就到了,子女都在身边,很方便。”62岁的叶俊说,自己在镇上调养一个礼拜左右就可以回家了。

门诊人次一年达5万 市镇乡不再“各自为政”

孙友和告诉记者,汊涧镇下设四个村、一个社区服务中心,该卫生院的服务人口3万左右,门诊人次则达到了5万,“现在来我们这里问诊的不光是汊涧镇的村民,还有很多周边乡镇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大了。”据统计,如今有超过一半的天长百姓问诊会首选乡镇卫生院。

“医共体之前,大小医院是各做各的,一旦有个疑难杂症,我们解决不了或者怕承担风险,想请大医院医生来会诊的话,还需要出费用。如今,我们成为了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共同目标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问题。”孙友和说。

虽然卫生院的能力和自信与过去相比大大提升了,但悬在孙友和心中还有两个重要的问题:人才和设备。“我们卫生院58个人员编制,目前才52个人,年轻的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人才处于断层状态,护士也急缺。”另外,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孙友和正在与上级医院协商引进CT、腹腔镜等设备。

平均一天1.5台手术 医生积极性更高了

“2016年,我们卫生院的手术次数达到了545台,也就是说,我们这样的小医院一天也能做个1.5台手术了!”孙友和露出自豪的神情,这个数据在两年前还只是一半。他表示,现在一般的手术都可以在卫生院直接做,疑难手术在市医院的远程指导下完成也不是问题。孙友和还说,自己最近也刚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之前这样的手术他一年做10例左右,而现在一年大概能做30例。

“医共体实施后,由市医院给我们做指导和帮扶,病人更信任我们了;我们的病人上转到市里也有绿色通道,很方便。2016年,我们一共下转了400多人次的病人,远远超过上转的100多人次。”孙友和说。

对于医供体内的医保基金,孙友和表示,结余部分的30%用于医院的发展,其他的可以自行支配,如用来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等。“2016年我们的医疗收入是835万,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年收入能达到8万多,全镇医务人员的平均年收入也达到了六七万,之前只有两三万。这样一来,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提高了,积极性和动力也足了。”孙友和通过直观的对比,向记者解释了医改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影响。

记者手记:

从中国的行政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到,天长市位于安徽的最东边,三面环苏,市区距离扬州和南京更是比省会合肥近得多。从合肥驱车前往天长,目前最便捷的方式是从江苏境内拐个弯儿。因此,医共体实施之前,天长百姓得了大病、疑难病往往第一反应是去这两个地方就医,乡镇医院更是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汊涧镇中心卫生院孙友和院长在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到“底气”、“自信”,让记者印象深刻。操着手术刀的医者如果没有这份“自信”,患者如何将健康系之、性命托之呢?如今,正是天长医共体内的上下联动、同心同德,才让基层医院有了这份“自信”。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