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化历史微缩于一园 一日阅千年展现传承与创新
2017年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五千年文化历史微缩于一园 一日阅千年展现传承与创新
记者实地探访五千年文博园,还原一个充满朝气与自信的千年梦园
▋记者 雷强 刘海泉 张亚琴 于彩丽 文/图
文博园二期“十里画廊”中实景立体清明上河图(部分)
 

梦造五千年文博园,给我一天还你千年。近日,太湖县五千年文博园“热”了起来。不仅激发公众和专业人士的探讨,更是引发社会对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等话题的思考。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文博园作为中华文化主题园,不仅工程浩大,展品丰富,包罗万象,而且构思新奇,亮点频出。无论是“二月二·龙抬头”祈福节、立体版的清明上河图,还是堪称世界标本的根雕馆,无不体现出园区对文化的传承和再创造,无不让记者深深感受到,这是一座创新之园、传承之园、教育之园、自信之园、扶贫之园。

文化传承: 民俗节 了解传统文化绝佳机会

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这一天农家人会为即将进行的春耕播种开坛祭祀,祈求龙神保佑风调雨顺。在“节文化”的传统和习俗逐渐被人淡忘的今天,五千年文博园却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二月二·龙抬头”文化节。

“为更好展现祈龙赐福环节,我们打造了22米的盘龙,祈福仪式后,在上面点燃烟火,斑斓绚丽,很受游客喜欢。此外,我们会邀请专业团队进行非遗表演,比如砀山唢呐表演、太湖花棒舞等。”采访中,五千年文博园管理人员周立新告诉记者,“二月二·龙抬头”最受欢迎的是习俗展活动,安排当地发型师现场为游客和市民“剃龙头”,端出与二月二相关的民俗美食,比如龙须、龙鳞、龙眼、龙爪,吸引了不少游客、市民驻足观赏、品尝。

据周立新介绍,今年2月25~27日,太湖县第六届“二月二·龙抬头”祈福节将在五千年文博园景区隆重举办,万民祈福,共庆圣典,开启一年好光景。

“去年我就来看过,确实很热闹。以前真不知道,龙抬头还有这么多讲究。”太湖市民朱先生说,“这样的民俗文化节是了解传统文化的绝佳机会。”

“除了文化节以外,我们的孝道园、汉字龙、文化古栈道,还有石雕日晷等景点,都体现了文博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不乏教育意义。”太湖县政协主席,五千年文博园管理负责人赵福南则表示。

“安徽是个有着6000万人口的大省,每个人不可能都有机会和时间去看这样的世界奇迹。那么,在安徽建个展现中华古老文明的地方供人观赏,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和脉络是很好的。”安徽文史馆馆员、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指出:“太湖文博园有很多著名的微缩景观,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有了解中华、传承文化的教育意义。”

文化创新:立体呈现,清明上河图“活”起来了

实地探访中,记者了解到五千年文博园二期名为十里画廊,建设理念是将华夏千年的往事融入总长两千米、举世无双的四幅立体图画之中,分别由“烟雨江南”“创意石界”“三百六十行”文化园和“清明上河图”文化园等景区组成。

步入“清明上河图”文化园,记者发现,图中的“古人”立体呈现,好像“活”起来了。

“你看,画中的建筑、人物都建于25度斜坡的山体之上,通过一散点透视的创意,进行立体展现。按一定比例,以近大远小的透视艺术完整再现了北宋中期东京汴梁繁华的城市生活。”文博园行政管理中心总监殷照平介绍说。

记者走近一看,这些铜像古人,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惟妙惟肖。

“画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我们这个文化园里都有,而且都是原景、立体呈现。”殷照平还透露,今后文化园内所有小房子都能当作实体店面经营,游客进入园内将着古装,穿行其中,仿若置身千年之前。

“从荒山坟地到现在的文博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要是没有创新精神和胆魄,就没有现在的文博园。”赵福南同样对清明上河图文化园大加推崇,“不仅是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进行了再创造,表现形式更直观。相信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这里。”

合肥市华府骏苑小学校长孙波认为,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浓缩在一个景区里面,特别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鲜活的教材。“中国有许许多多的文化古迹,许多流传百世的历史文物和故事,对于孩子们来说,时间和空间很有限,但是在我们安徽省内就有这样一个五千年文博园,尤其对于省内来说,是一笔非常可贵的教育财富。我们现在提倡传统教育,传统就是根,提倡创新,而创新的根基也在于根,根要扎得深,创新才能更持久和稳健,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文化教育:朴初学堂 徜徉历史长河,重温课本知识

2016年12月10日,安徽“百万学生研学旅行”启动暨五千年文博园“朴初学堂”揭牌仪式当日,“朴初学堂”就迎来了省内外首批千余名研学游学生。

按照课程安排,体验活动分为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等多个项目。场景教学环节中,同学们在景区导游的带领下,参观景区五千年文化长廊、五千年根雕文化园、老子天下第一、黄梅戏艺术街、盘龙、文化古栈道、四大名著文化园、中华孝道园、华夏爱情文化园、三百六十行、清明上河图、烟雨江南和创意石界等百座人文景点,温习课本中的知识;在老师的带领下亲自动手体验云草画、烙铁画等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得到了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朴初学堂的创立,是五千年文博园促进旅游与研学深度结合的创新举措,是应对多元化的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据了解,朴初学堂投资逾千万,建筑面积8200㎡,是目前安徽省内条件最好、档次最高的学生研学基地。

据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千年文博园自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800余万人次,先后接待省内外近百所学校逾200万中小学生,近30所学校为景区挂牌为“社会实践基地”“写生基地”或“研学旅行基地”。

“我们的学生去参观学习过,当时就是去研学旅游。”合肥六中副校长马剑表示,五千年文博园首先是一个有形的物质载体,这样一个物质载体在今天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有时间能到这样一个地方看一看,通过文博园来了解我们的历史,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国家来说是血脉,不应该被忘记。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