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够想象上幼儿园的孩子学拼音、学数学、学英语吗?你能够想象这些超负荷的补习都是家长硬加在孩子身上的吗?不幸的是,这已经成为现实。更不幸的是,这不是一两个家长的选择,而是多数家长抢着这么干。家长为何狠心让年幼的孩子不堪重负?“减负”何时才能真正落到实处?(2月14日《法制日报》)
不可否认,幼教越来越被父母亲重视了,很多幼教已经从胎教就开始了。所谓输什么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不仅仅是幼教机构打出的一张广告牌,而且已经成为中国父母心中一句亘古不变的“格言”。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但至于怎么教育才能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各类论断可谓五花八门,各说各有理。作为家长,今天坚持这样的观点,明天又变为拥护另一样的高见,乐此不疲。夹在中间的孩子,就像被摆弄的一只小猴子,牢牢地牵在父母亲手中。这样的教育,到底对一名孩子有什么积极影响,恐怕连父母亲自己都说不清楚。
幼教“小学化”,说到底是另一种抢先教育。怎样才能使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不仅是个策略问题,更是当下中国父母和幼儿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从目前幼儿接受的教育现状看,我国尽管有九年义务教育,但却少有科学可行的幼儿教育体系,某种程度上,目前这两个层面上的教育是彼此脱节的,相辅相成的互补效果自然也就不尽如人意。幼教“小学化”正是乘虚而入,切合了家长“抢先教育”的情怀。
因此,对孩子赋予过高的“抢先教育”期待,这样做对孩子成长成才并非有利。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对3~6岁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过度保护、过高期待、过分控制、过于放任以及忽视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的现象和问题,从学前教育专业角度引导和帮助幼教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给孩子适宜的爱,理性把握爱的“温度”和“尺度”,是一道亟待研究和破解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