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科院资深院士任新民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102岁。他曾领导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并称 “中国航天四老”。
任新民,1915年12月5日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1945年赴美留学,1949年8月回国。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历任航天工业部科技委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高级顾问、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顾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他自1956年受钱学森之邀加入中国航天事业,直至百岁时仍心系“什么时候打‘长五’”。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后,任老欣然题字“祝贺长征五号首飞成功”。▋据新华社、《北京晚报》、《法制晚报》
23名“两弹一星”功臣中 仅有5人健在
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23位“两弹一星”功臣已有18位辞世。
其中,姚桐斌于1968年辞世,是这23位功臣中最先离开我们的。而钱学森去世时,多位国家领导人都参加了他的遗体告别仪式。足以证明钱学森为我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2011年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也是“两弹一星”功臣的朱光亚辞世。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统计,目前获得“两弹一星”这一殊荣健在的老前辈只有5人,分别是于敏、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程开甲。
把“东方红一号”送上天 被亲切称为“总总师”
任新民是我国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被亲切地誉为是航天的“总总师”。任新民一生曾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试验,任首区总指挥;组织研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组织氢氧发动机、“长征3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总工程师等。
与钱学森一见如故 应邀共创航天大业
据介绍,任新民与钱学森结下了一生“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携手从零开始“干航天”。说起来,钱学森与任新民算是“伯乐之遇”。 1948年,任新民成为了美国布法罗大学第一位聘任的中国讲师。尽管在国外拥有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但任新民一刻也没有忘记“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初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个月后,他破除重重阻碍,如愿归国。 1956年,归国不久的钱学森开始组建我国导弹的专门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在东北参观重工业时,一个沉稳且与他经历相似的年轻人让他感觉一见如故,这个人就是任新民。钱学森邀请任新民一起创建中国的航天事业,任新民欣然答应。从此,任新民开启了自己的“航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