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地域歧视不可画地为牢
对元宵灯展不能一禁了之
社会需要培养 造就更多“武亦姝”
非常道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社会需要培养 造就更多“武亦姝”

▋耿银平
 

近期,一个爱读诗词、爱穿汉服,随身携带苏轼诗集,奉陆游为男神的16岁姑娘红了。这个名叫武亦姝的姑娘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凭借强劲实力和淡定心态,成为新一届擂主。她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的样子,让不少人高呼,这才是“00后”的学霸代表。武亦姝的走红,红于她的诗词文化积淀,也红于她的淡定气质。(2月8日《光明日报》)

据报道,武亦姝上学期的课外书单包括下面这些书:沈复《浮生六记》、王国维《人间词话》、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庄子《庄子》、陆游《剑南诗稿》《放翁词》、晏几道《小山词》。

是中国古典诗词哺育了她。古典诗词是慢的,有悠长的节奏,能涵养出从容不迫的心态;古典诗词是静的,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独立,能涵养出自信开阔的气度;古典诗词更有“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大美大雅,涵养出崇尚善美、富有情趣的生活态度。所以,武亦姝才能以柔克刚,不急不缓,最终胜出。

其实,留心那些此次未能获得擂主的“诗词的女儿”们,北大理工博士陈更、大学语文教师王子龙等,都显得很渊博、厚重、机智,他们将古典诗词深深浸润到了潜意识,获得了独立自信的文化感受、价值体系,当然就富有精神光彩,很有知性。他们成了“诗词网红”,引领厚重的文化发展方向,利莫大焉!

我们要造就更多“武亦姝”。影视传媒要通过现代化传播手段,让古典诗词、传统文化融入人群和生活,成为活的文化基因。家庭、学校和社会,也要把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置放到各种发展的首要位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中华文化释放璀璨的光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