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搬了15次家,义务教国学
网络预订酒店,您想好了没?
图片新闻
2017年首场土地拍卖周五开启
图片新闻
电影《香椿树》 剧本评审会召开
下一篇4 2017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12年搬了15次家,义务教国学
合肥一对夫妻,希望国学能进入义务教育
▋刘亚萍 费梦晨 记者 沈娟娟
 

在合肥,有这样一对夫妻,为了心中的“国学”梦想,他们义务教孩子读经典,花光家里的继续,默默坚守了12年。

今年44岁的王武东和妻子陆易创办国学私塾教育,12年搬了15次家,他们教过7000多个孩子,希望能形成“国学文化的义务教育”。       

为了孩子,12年搬了15次家

王武东父母曾是安徽大学的普通职工,从小就在大学校园里长大的他,接受了校园文化教育的熏陶,无论走到哪里,《论语》、《中庸》、《老子》等国学经典小册子都随身携带,抽空拿出来读读。从部队转业回来,王武东在安大找到了一份工作,而在那里,他结识了妻子陆易,陆易同样对国学痴迷。

2004年,王武东在家中看电视,被一档介绍台湾地区读经教育的节目所吸引,“当时脑子突然萌生出创办国内义学私塾的想法,而自己多年的梦想就是开办义学,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国学教育”。

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两人辞去稳定的工作,怀揣着家里仅有的9万元积蓄,在省城肥西路上一间平房里创办 “小筛子义学私塾”,免费接受孩子学习国学经典,开始了公益传播国学教育之路。

几张桌子,几条板凳,环境简陋,他和妻子轮流教课……王武东至今都记得,私塾开办初期,孩子有50多人,一应支出都靠自己贴补。

随后的几年,随着学生增多,场地不够,教师也不够。王武东几番寻找场所,既要能让孩子们有足够的空间学习,又要便宜,为节省开支,夫妻二人的生活也异常拮据。“私塾开在哪里,家就在哪里,12年搬了15次家。”十几年的艰辛,没有打垮王武东当初的梦想。

梦想能打造“国学文化的义务教育”

每天傍晚5点半左右,“小筛子义学私塾”里,坐满了3岁到10岁不等的孩子,每个孩子进门后都先向老师90度鞠躬,恭敬地问候“老师好!”其他的孩子沉静地坐在私塾的书桌前,在墙上孔子的画像注视下,默诵着儒家经典《弟子规》等古文经典。

“‘小筛子’是公益事业,大家有权知道创办人个人财产。不管‘小筛子义学私塾’每个月接受多少捐助,我们夫妻二人的每月工资加起来也只有1000多元。”王武东告诉记者。

看到夫妻二人的苦撑,很多社会热心人士和家长们向私塾伸出了援助之手,一些义工、志愿者也来帮忙教学,做后勤。在“小筛子义学私塾”入口处,挂着一份财务收支表,表上明晰地列出当月所得捐款,以及当月捐款的去向用处。

据介绍,这个私塾只接收3岁至13岁的儿童,教学设置为4年循环,通过一个老师认真带领学生读经,慢慢提升学生心灵,在积累中培养孩子的心性。每个孩子在4到5年的时间里里,大约会背诵约10万字的古代文化经典。

对于王武东来说,他只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形成“国学文化的义务教育”……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