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名门迁居地 无一不依山或傍水
2016年1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宣城名门迁居地 无一不依山或傍水

▋张亚琴
南漪湖
千秋关
 

择地而居,历来为名门望族所重视。

殊不知,孟母三迁,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日前,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的《宣城家训》,那些历代名人和家族的迁居历史、家训也说明了择地而居的利害。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诗仙写宣城的名句。可见,无论是广德、郎溪,还是宁国、泾县,或者绩溪、旌德,这里独不缺灵山秀水。

梅尧臣、贡祖文、许孟高等,谁的居住地不是依山或傍水。而他们所居地发生的故事,也为这些美景胜地增添了厚重的人文气息。

“三梅”世居黄山余脉

家族:文峰梅氏

迁居地:文峰梅氏是以梅太七为始迁祖的,宋代迁居于宣城柏枧山之南庄。

家训:以“礼”字概括。如何实现礼?文峰梅氏认为,读书识字是关键,它离不开家庭教育。

景点:柏枧瑶池、钟鼓潭、棋盘石

介绍:柏枧山是黄山的余脉。

《辞源》称其“溪谷深邃,峰岩回曲,山水秀美,甲于江南”。

柏枧山主峰海拔999米,离市区约20公里,景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

这里有雄奇的山川、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森林、珍奇的禽兽、美丽的河流、广阔的草原、蔚蓝的湖泊、绿色的田野,四季分明,处处皆景。

据县志载:“古有僧以柏皮为枧(笕,水槽)引水入厨,故名”;那时山上遍布寺僧山民用柏木和竹筒制成的“自来水管”,引山泉到厨房田间,饮用浇灌,也是难见之景,以致这座山也由此得名。

柏枧山风景清幽,“柏枧飞桥”是古宣州十景之一,历代题咏颇多。柏枧瑶池、钟鼓潭、棋盘石等景点,一直为人们探幽揽胜之所。

人文:北宋诗坛领袖梅尧臣,十七世纪世界三大著名数学家之一梅文鼎,新安画派创始人梅清,“三梅”同出一族,世居于此,影响远播海内外。

柏枧山北端坐吉村是历算大师梅文鼎的故居。

在新田村还有一座“梅清陵园”,是当代著名书画家亚明先生倡建。

麻姑山麓建高校

家族:宣州孙氏

迁居地:以孙琼一为始迁祖。北宋初年,会稽人孙沔在并州刺史任上,因责打罪人不以法,被贬谪为宁国军节度副使。其子孙琼一随任至宣州,因爱麻姑山风景之美,遂定居于麻姑山麓。

家训:针对宣城人好讼的习气,宣州孙氏要求除了重大案情必须告官外,一切小事不可切入衙门。

景点:钓鱼台、玉皇顶、清风岭等遗址

介绍:麻姑山坐落在宣城东郊,最高峰海拔300多米。

麻姑山因传说麻姑仙女曾在此普渡众生而得名,山上至今还有钓鱼台、玉皇顶、清风岭等遗址。 “麻姑晓日”是宣城十景之一。

人文:这里曾经办过一所高等学府而名扬天下,曾经的安徽劳动大学以及后来的皖南农学院。

南漪湖畔的江南园林

家族:贡氏家族

迁居地:居住在宣州区洪林镇南猗湖畔贡村的贡氏家族,自其始祖贡祖文定居于此后,子孙繁衍,名人辈出。

家训:强调家族中与人为善。

景点:南姥咀半岛

介绍:南漪湖的美,有古诗为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南湖春早》七律。

这里的南湖,就是指南漪湖。

它位于宣州区和郎溪县交界处,距离市区约20公里远,有7条支流汇入,是皖南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泊。

站在高处,凭空远眺,便可望见:三面环山的南漪湖,呈青山关照,碧波万顷之姿,令人心旷神怡。

远处,南姥咀半岛直伸湖心,形如游龙,把南漪湖分为东西二湖,境内河港交叉。除了风光旖旎外,南漪湖湖区生态极佳,湖里光水生植物就有40多种,鱼类更达60多种,大雁、天鹅及各种水鸟等野禽资源也颇为丰富。

人文: 宋靖康年间,贡祖文投笔从戎,在抗金中结识岳飞,两人成了“刎颈之交”。贡祖文80岁而终,南漪湖畔的贡村至今还有他的衣冠冢,冢内陪葬其杀敌的战刀。后来,贡祖文四世孙贡大用举家回迁宣城,创建“南湖书塾”,并置义田百余亩供学,贡氏后人从此弃武修文。元、明、清时期贡氏家族极为兴旺,世代簪缨,名人辈出,贡村也被建设成一个江南园林式的幽美村庄。

红色村庄开万代淳风

家族:广德许氏

迁居地:广德许氏始迁祖为许孟高,是宋代进士,知广德军,卜居桐西苏村。

家训:为防微杜渐,族人应该志向远大,以诗书成名,即使勤奋耕种终其一生,亦应如此。

景点:大腰山

介绍:苏村是位于广德西部郎广边界3.4公里的山村,与县城直接距离24.5公里。环望四境丘陵起伏,田林交错;山明水秀,古木参天;前街后巷,层楼栉比。

苏村西南的大腰山海拔375.8米,为全村最高点。登山眺望,秀丽的村景尽收眼底。

人文:苏村是广德抗日斗争的先行村。1938年秋,曾在延安抗大学习的共产党员许道珍、周嘉琳,借许氏宗祠创办苏村小学,许道珍任校长,以教书作掩护,在教师、学生和农民中秘密发展党员,成立了中共苏村党支部。

依托苏村这个基地,又在县城、十八里店、横岗、郎溪县涛城发展党员近百人,同年冬又成立了苏村区委。现在苏村小学校园内尚留存有许道珍工作和生活的建筑基址,一旁立有一块纪念碑。

2010年,它被授予宣城市“红色村庄”称号。

畲族泉溪引黄帝后裔

家族:宁国奚氏

迁居地:奚氏为黄帝轩辕氏后裔。宁国奚氏的始祖为奚卸。因喜爱落花峰下泉水,遂举家徙居宁国县云梯落花坞,后继迁杨山村黄甲堂。

家训:共有十六条。诸如重视文化礼仪,避免争斗诉讼。要讲科学,遵守国法等。

景点:有千秋关、铜岭关、壕堑关、烽火台、炮台等历史古迹,尤其是千秋关被列入《中国名胜词典》,成为宁国市的八大风景之一。

介绍:宁国云梯,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

千秋关位于天目山西麓,古名千秋岭。千秋岭高398米,溪谷幽深,层峦叠岗,地势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皖南宁国通往浙江余杭的咽喉要道,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千秋关寓千秋万代吉祥如意之名。原有指挥洞,点将台、炮台等设置,关顶置炮九门。现存千秋关洞门为清朝咸丰三年(1853)重修,增设外关。因修公路,外关已毁,内关仍存。关基用大块方石迭砌,关门上嵌石匾,横镌“千秋关”三个大字。

落花坞,位于云梯畲族乡白鹿村。据87年版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畲族蓝、雷、钟三姓陆续从浙江迁居云梯一带。

但畲族有条陋规,就是禁止畲汉通婚。但偏偏有个汉族小伙与畲族细妹相爱了。按照族规,他们要被沉塘处死。这对恋人性格倔强,感情至深,便双双逃进了一条深邃的峡谷。当人们追赶至谷口,天空突然下起“桃花雨”,片片桃花堆砌成“花墙”,堵死了谷口,追赶的人们只好无奈地返回。从此,这对恋人便在谷中耕作繁衍,过着美满的生活。这个峡谷被后人称为“落花坞”(坞即峡谷的意思)。这以后,畲族也取消了畲汉不能通婚的族规。

人文:到了南宋时期,宁国的奚姓已渐渐成为皖东南地区的名门望族了。其中,奚士达、奚士逊、奚季虎便是宁国奚氏家族中“学而优则仕”的杰出代表。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