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到当下,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家长陪读”。这一现象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但它在中小学校确实普遍存在。仅笔者所在学校,就有近三分之一学生家长“陪读”。据说,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陪读家长更超过学生的一半。(12月26日《中国青年报》)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以至于“孟母三迁”的感人故事传承至今。可见,家长陪读,无可厚非。然而,一所学校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家长陪读,当家长陪读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牵涉千家万户时,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些城里的家长,宁可放弃自己的事业;一些农村的家长,宁可将田地转让或抛荒,也要给孩子当全职陪读,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表现。很多家长根深蒂固地认为“前人强,不如后人强”,把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愿意以“牺牲自我”,来成就孩子的未来,这实际上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的一种普遍的“补偿心理”。陪读实际上是家长对学校教育过程的过度参与,是一种溺爱到极致的表现,不仅会削弱学校的教育功能,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陪读或许暂时解决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问题,但同时又会使孩子失去独立自主、自我锻炼的机会。孩子被家长陪伴着,不仅觉得没有一点自由空间,心理也会变得非常脆弱,从而害怕失败,担心自己对不起家长的爱,一旦他们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考试失利,将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当陪读之风入侵校园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全靠亲情和物质维系,学生的每一次付出,均会受功利驱使。因此,家庭教育的过度参与,实际上是对学校教学秩序的一种横加干涉,热衷于陪读的家长,当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