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绿水青山” 带动皖南旅游发展
大妈换膝关节,“导航”来帮忙
飞机刚起飞 客舱内传来呼救声
下月初合肥部分列车时刻将有调整
安徽8县挪用 财政资金被通报
下一篇4 2016年1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用好“绿水青山” 带动皖南旅游发展

▋记者 于彩丽 赵汗青 文/图
池州九华山景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皖南地区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记者采访了解到,皖南地区多位市委书记、市长在接受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采访团采访时均强调,坚持绿色发展,用好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坚持协调发展,做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区域共享发展。        

“城市之肺” 助力打造生态宜居之城

如果把一个城市比作人的话,那位于市区的湿地无疑相当于人的肺部。在铜陵市区,就有着这样一个“城市之肺”在供市民和游客观光游览的同时,又能较好地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西湖湿地位于铜陵市西湖新区,毗邻市体育中心、市博物馆,总规划面积4.75平方公里,分为健康半岛、湿地体验、生态恢复、湖光春色等四个区域,是该市首个生态湿地。目前,项目基本建成,已于日前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据了解,该处湿地体验区,面积110公顷,最大程度保留了原生态湿地的面貌,因地制宜种植了大量适宜湿地环境的植物,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体验区域。“如今的湿地体验区,将构成湿地整个物质循环圈中的各种要素,如水体、农田、土壤、植被、动物、自然状况、生态系统等,作为规划建设的基本要素,融入形成整体性的领土景观规划要求之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区域内集中着该市城区最完整的涉禽鸟类生态系统,据悉该片区域常年栖息鸟类70余种,其中以白鹭和江鸥为特色物种。“城市污水经过湿地的自然净化,基本可以达到III类水的标准。”

用好“绿水青山” 发展全域旅游

“池州将坚持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引领,围绕‘人均争先、生态领先、环境居先、文明创先、民生优先’的奋斗目标,发挥‘山、水、土、气’优势,加快池州特色发展、错位发展、高端发展,努力把池州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日前,池州市委书记赵馨群接受采访团采访时,多次强调守住、用好绿水青山,同时打造全域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筑造金山银山。

今年2月,池州市被列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整市创建名单,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从该市旅游主管部门获悉,池州将围绕全域旅游,抓好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品打折、产业融合和城旅品牌建设等。“从生态旅游的基础出发,保护池州生态旅游环境,是池州旅游发展的基础。依托蓝天白云、绿单如菌、树木森然的自然景观,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和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这里也是江南农耕文化重要展现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极其重要。

突破传统窠臼 打造“旅游+”大战略

山清水秀,作为具有大量旅游资源的皖南地区,早已突破传统旅游的窠臼,借助文化、生态打造全域旅游,不仅助推地方经济,达到精准扶贫,更加复兴起村落文化,凸显出五大发展理念。

在宣城市旌德县,游江村、品白茶、走古道、赏宣砚,凡是来到有“宣砚小镇”之称的旌德县的白地镇,每位游客都会被这里深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打动。旌德县白地镇紧扣“紧盯黄山、先当配角、错位发展”的战略定位,利用中国宣砚原产地这一资源禀赋,打造独具特色的宣砚小镇。

目前,以宣砚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之旅,吸引大量游客,宣砚产业园建成以来,已经接待国内外游客12万人次。而旌德县以全域旅游战略为唯一产业发展战略,彰显开放发展理念,逐步形成“全域旅游+”的工作格局。

目前市场正火的“民宿”,在黄山打造得更是如火如荼。

黄山休宁县的祖源村多年前村民离乡外出务工,老房屋破败不堪,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首批26栋民宿将正式面向社会营业。在黄山西溪南镇,作为华为前高管的杜先生在小镇上建设了多栋民宿并取名“清溪涵月”,并称自己为“杜乡绅”,他更想把文明带给这个乡村,把环保、文明的理念带到这里来。

从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到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皖南地区逐渐走出了一条“旅游+”之路。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