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安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如何?未来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带着这些问题,日前,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对担任2016“中国(安徽)华鼎奖”评委的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樊明怀进行了专访。
加强创新,增添企业活力
由市场星报联合安徽省信用协会、安徽省房地产协会、安徽省连锁经营协会等单位,共同启动的2016“中国(安徽)华鼎奖”年度总评选已经拉开大幕。本届评选强调对候选企业具备诚实守信、盈利贡献、创新成长、保障消费者权益、服务回馈社会、引领行业与产业,获得市场良好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作为此次评选活动的评委之一,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樊明怀在接受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举办这样行业性的评选活动有着非常正面的意义,希望借助这个活动,能够将优秀的企业放大,给予更多领域借鉴,给予更多前行者力量,成为安徽经济发展和安徽企业家成长的催化剂。
那么,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如何?未来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樊明怀告诉记者,从最近公开公布的一份数据可以看到,今年前三季度,安徽的GDP“成绩单”较为出色,以8.7%的增速位居全国第六。“其实,自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我省出台了实施意见,积极夯实创新创业载体、开拓创新创业途径、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在全面创新中孕育了‘安徽速度’。”
在樊明怀看来,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正在我省各地兴起,成功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非常重视创新发展。
培育技能人才,弘扬“工匠精神”
“我省的高端品牌产业不多,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高品质供给’正在成为安徽工业的新方向。”樊明怀说,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必然。
樊明怀分析道,安徽有着与沿海地区接壤的天然有利因素,为了推进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安徽转移,我省设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同时,产业聚集带来的效应正在不断发酵,新型显示、机器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等产业集聚基地加快建设,三只松鼠、百武西等品牌效应进一步扩散。
樊明怀也指出,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将成为重要人才支撑。长期以来,社会对技能人才的价值评价存在错位,重学历轻技能、重管理轻一线、重干部轻工人等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许多技能人才得不到应得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价值回报;技能人才本地待遇偏低,造成人才外流较为普遍。
而据调查显示,技能人才总体短缺与培养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近一两年来,有近60%的企业缺乏技工。“广大技能人才活跃在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带徒传技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樊明怀告诉记者,为补此“短板”,应在转变观念和完善政策机制两方面加强突破,着力优化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发展环境。不仅要推动人才观念转变,积极弘扬“工匠精神”,还需加大技能培训,畅通技能人才上升通道,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