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打开的不仅是“政府食堂的大门”
微声音
“公捕公判”实为权力任性 
非常道
下一篇4 2016年1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需要打开的不仅是“政府食堂的大门”

▋郭元鹏/文 朱慧卿/图
 

12月12日中午11时30分,江苏省泗阳县政府食堂准时开饭,来自史集街道的王维奇、陈业瑞、刘传航等3名农民工各自端着盘子,跟县里的机关干部们一起排队打饭,然后与干部们坐在一起用餐。这个机关食堂价格实惠,午餐9元就能吃饱吃好,而且对社会无门槛开放,大大方便了附近的民工和居民。(12月13日《现代快报》)

在这个政府食堂里,来就餐的市民和民工有不少,有的还是常客,在这里就餐已经好长时间了。之所以到这里就餐,有着不少的原因:其一,感到新鲜;其二,物美价廉:其三,比较安全。负责政府食堂管理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在这里就餐,不分城里人、农村人,谁都能来消费。

打开政府食堂的大门,打开的不仅是一扇大门,打开的更是心门。以往的时候,要说到政府食堂就餐,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对于普工民工来说,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别说是机关大院里的政府食堂了,就是政府大院的大门你也是难以进入的,连大院的大门都进不去,更别说到食堂里转一圈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泗阳县打开了政府食堂的大门,其实是一种理念的转变,说明他们知道了“我是谁”“为了谁”。政府食堂打开大门,尽管说进入的市民和民工也需要花钱吃饭,但是大家感受到的必然会是政府对于市民和民工的包容情怀,是心与心距离的拉近。这样的服务大门需要常打开。

不过,政府食堂向民工开放,还只是打开了一扇门,甚至可以说只是打开了一道门缝,与民众的诉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延伸了来说,政府在打开食堂大门的同 时,还需要彻底打开心门。

现实生活中,政府机关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高墙森严”“保安把关”“非请莫入”,一道高高的院墙,将百姓和干部,将心灵与诉求,隔离开来。新的时代,需要变革这种沿袭已久的管理模式。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政府能够坦然地打开所有的大门。仅仅开放了食堂的大门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打开机关单位厕所的大门,还需要打开政府大院的守护大门,还需要打开所有工作人员服务百姓的大门,还需要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能敞开自己办公室的门,而不是躲着群众、避开群众。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