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创新与绿色助力经济提速
2016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传承红色基因、构建绿色发展,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六安:创新与绿色助力经济提速

▋高园好 记者 于彩丽 文/图
屏蔽电机主泵泵体铸件
金寨光伏产业园
 

自家的土地流转出来种石斛,农民在收租金的同时还能就地打工;家里装上光伏发电板,发电不仅可供自家使用,多余的电还能卖给国家电网……日前,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跟随“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采访团一行来到六安了解到,该市在努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同时,依托科技创新,积极发展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效显著。

“神仙草”变身“致富草”

“以前种田,除去人工、材料等费用,一年一亩田收入在500元左右。现在田租出去了,一亩租金800多元,我又在石斛种植基地打工,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在这里还能学到种植石斛的技术,生活是越来越好。”朱家畈村民聂寒胜告诉记者。

在六安市霍山县黑石渡镇朱家畈村,种植了大片的霍山石斛,这种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有“健康软黄金”之称的石斛,如今已成了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致富草”。

近年来,黑石渡镇大力发展石斛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20家企业入驻,全镇石斛种植基地达2000余亩。黑石渡镇镇长程红告诉记者,全国石斛品种有70多个,霍山石斛主要是米斛。“种植石斛能够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每年租金840元/亩,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而且农民在收租金的同时,还能到石斛种植地打工挣钱,政府还会有相应的补贴,这样下来,每年每人可增收五六千元。朱家畈村作为石斛产业专业村,可带动全镇两三百人致富。”与以往的传统工艺不同,程红告诉记者,他们还将石斛进行深加工,如制作石斛颗粒、石斛浸膏、石斛饮片等,进而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

九十里山水画廊扮靓大别山

树翠风轻、果香溢领的桃花园,茅草盖顶、黄土打墙的草庐人家,随山就势、错落有致的茶园山乡……走进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时时处处让人感觉自己行走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妙笔丹青之上。

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位于六安市金安区南部,地处大别山北麓、江淮分水岭脊背,距六安主城区约6公里。从“动感休闲”的悠然南山度假区蜿蜒至“慢谷生活”的东石笋风景区,全长约90华里,总面积约543.3平方公里,九个景观节点、十六个景区犹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其中、褶褶生辉。

据介绍,近年来,金安区委、区政府紧抓近郊区位优势,致力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抢抓九十里山水画廊被纳入六安茶谷机遇,加快推进画廊建设,以沿线的4个4A级景区(悠然南山度假区、大别山石窟景区、皖西大裂谷景区、东石笋景区)、2个3A级景区(大华山景区、昭庆寺)、3个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一个国家级历史名镇(毛坦厂镇)为基础,通过“点”拓成“画”,以旅游景区为吸引物,以乡村旅游为补充,将九十里的山川打造成一处集文化休闲度假、地质科考探险、畅游灵秀山水、体验民俗风情、感悟禅意人生、尊享慢谷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而这仅仅是六安依靠旅游资源坚持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战略性新兴产业填补国内空白

今年8月19日,省政府第八次全体会议为全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授牌,霍山县高桥湾现代产业园被批准为六安市高端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园区龙头企业安徽应流集团了解到,该企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产业,在全国具有较高影响力。

“从1990年公司创立至今,应流集团一直坚持基础产业不动摇,持续开展科技创新,不断迈向价值链高端。现在产品已经出口至以欧美为主的30个国家、百余家客户,包括通用、西门子、艾默生等10余家世界500强,高端阀门零部件出口连续五年保持国内第一。”安徽应流集团办公室主任杜玉平告诉记者,尤其是研发生产的核一级主泵泵壳、核一级爆破阀阀体、核动力装置金属保温层、中字吸收材料、加氢反应用高温高压特种阀门铸件等一批重大装备急需的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据了解,高桥湾现代产业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行业,大力推进核电、航空、海洋工程装备等重点产业,抢占市场制高点。该园区由“一区二园”(即高桥湾主区、落儿岭园区、衡山园区)组成,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产业链为纽带,协同发展。其中,衡山园区依托龙头企业,以核电、航空、海洋工程、工矿运输设备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制造为主;落儿岭园区重点发展环保型铸造材料等产业链上游产品为主;高桥湾主区充分发挥优美生态环境优势,发展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研发基地、培训基地等产业链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毕小彬: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2018年,贫困村全部出列

六安市市长毕小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将以脱贫攻坚为主要任务,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000元和15000元。

毕小彬指出,六安将全力打好老区精神接力战,努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高地。“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一批具有六安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培育一批展现革命历史的红色旅游景区。”同时,将全力打好全面振兴持久战,努力构建绿色发展崛起高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全面融入合肥都市圈,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强化大别山区域合作。”

六安是集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为一体的贫困地区,也是安徽省贫困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大、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毕小彬称,将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努力构建人民生活幸福高地。“列出时间表,立下军令状!”毕小彬说,六安已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树下愚公志,立下军令状,举全市之力,聚各方之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2019年实现贫困县区全部‘摘帽’,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不落下一户贫困家庭、一个贫困人口。”

记者手记

因为工作的原因,今年曾来过六安不下五次,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除了众所周知的红色老区、茶谷以及让吃货们惦记的土菜,这里可圈可点的还有很多。金寨县一光伏产业项目可提供700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稳定增收,平均每户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这不仅发展了清洁能源,且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9.8万吨标准煤,一年减少碳排放量17.7万吨。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做法,让人刮目相看。这片红色和绿色相互映衬的大地上,五年后又将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