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寒潮过境,阳光重现。如果不是地上的残雪和刺骨的冷风,单看着户外的景色,似乎还是深秋的模样。这场雪来得为什么这么早?为何这股冷空气如此之强?且听气象专家的解释。
据省气候中心监测:11月21日以来,我省出现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全省平均气温由21日的14.6℃下降至22日的5.2℃,最低气温由12.9℃降至1.4℃,最低出现在砀山,为-5.2℃(22日20时)。根据《冷空气过程监测业务规定》监测,全省有62个市县出现寒潮,17个市县达强冷空气等级。
伴随此次强降温过程,全省由北向南有55个市县出现雨雪天气。降雪初日集中在22日和23日,较常年偏早14~26天;积雪初日为23日,较常年偏早28~50天,降雪和积雪初日均为2010年以来最早。截至23日8时,合肥以北共计39个市县出现积雪,最大积雪深度达18厘米,其中蚌埠(18厘米)、阜南(15厘米)、定远(14厘米)、砀山(13厘米)。
虽然根据1961年以来的数据,今年11月下旬的最低气温确实比往年同期平均最低温度偏低5~8℃,但并没有突破历史极值。气象专家表示,这次寒潮降温幅度大、范围广,主要还是因为冷空气前期在西伯利亚的横槽维持时间长、强度大。这次寒潮过程其实是两股冷空气“前后脚”到达,所以虽然风力并不是非常大,但温度下降幅度大。
预计未来三日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逐步回升,28日后气温起伏不大。具体来说,25日白天:江北多云,江南多云到阴天。25日夜里:全省多云转阴天,其中江淮之间中南部和江南部分地区有小雨。26日:江北阴天转多云;江南阴天,南部部分地区有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