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前后,作家郑渊洁在家教育儿子郑亚旗、上海读经私塾“孟母堂”被官方取缔等新闻引起舆论关注,在家上学进入公众视线。经过几年酝酿发展,越来越多中国家庭开始尝试这种“不可思议”的教育方法。2013年,民办非营利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中国大陆约有1.8万名学生在家接受教育。(11月23日《新京报》)
时下,在很多家长穷尽所能将孩子送往重点学校就读时,却有少数家庭反其道而行之,家长自当老师,让孩子“在家上学”,远离升学的残酷竞争,祟尚类似于“私塾”般的教育方式。以至于,截止2013年,全国已有1.8万学生“叛逃”学校,选择“在家上学”,他们的家长均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
在强化学校教育的当下,涌现出这么多“特立独行”的家长,值得教育部门和学校反思。我们的教育体制方式,很多时候总是不相信我们的学生,不相信他们依靠自己能学好,能管理好,总觉得我们给他们安排的路径、设计的人生是最美好的。他们的兴趣、他们的爱好,在我们的眼中都是与学习毫无关系的东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我们的精心设计中被掩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我们滔滔不绝的说教所淹没,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满堂灌”。这就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教育现实。然而,正是这种现实困境,激发出了一些家长“破釜沉舟”的胆气与决心,才敢同应试教育反其道而行之——失败了,让孩子享受到了轻松;成功了,让孩子收获意外之喜。
然而,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具有这样的底气,需要有智力和财力支撑,拥有玩得起另辟蹊径教育孩子的“本钱”。同时,“在家上学”逃脱了学校,却逃不过高考制度,最终还得让孩子回归到应试教育的现实生活中来。可见,让孩子“在家上学”,看上去挺美,却是一个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童话”,不可复制。特别是,“在家上学”已涉嫌违法。《义务教育法》中明文规定: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可见,1.8万孩子“在家上学”,就是一封举报信。针对这种违反教育法、剥夺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现象,各地不能放任不管,应摸清本地“在家上学”的底数,并督促家长尽快送孩子上学;对于拒不执行的家长,应依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