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来了,面对各大电商平台上涌起的集中促销狂潮,如何跳开一个个消费陷阱,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作为“剁手族”成员的你,是否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本报“双十一”特刊在此提醒广大网民进行网络“大血拼”的同时,别忘了学点防骗小攻略。
攻略一:慎扫二维码
有些二维码其实是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网友在扫描后,手机会自动下载并安装,且在后台终端运行,以盗取持卡人的相关信息。
近日,有警方就监测到一款名为“双十一全自动扫券工具”的软件携带恶性病毒,并借助社交网络和网盘大肆传播,病毒可导致用户电脑系统瘫痪,破坏硬盘数据,并能够通过U盘感染和破坏其他电脑系统。此病毒还会感染网页文件,向其中加入恶意脚本代码以释放和运行病毒。
攻略二:切勿泄露动态码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网友的网购信息后,以“退款”或“退货”为由假扮客服,引导网友点击其提供的“钓鱼网站”链接,盗取网友银行卡信息,并将存款转走。
在此提醒,网友办理网购、退货或退款业务时,应与商品的官方客服联系后操作,切勿轻信不明身份的电话、网络聊天工具或其他非正规途径的网络链接;在收到动态验证码时,应仔细核对短信中内容是否正确;而且正规客服不会向客户索取短信验证码。
攻略三:慎设账户密码
一些中小网站安全防护能力较弱,导致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泄露,如果持卡人的支付账户设置了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则极易发生盗用。另外,信用卡支付勿用陌生电脑操作,在使用信用卡支付时,注意保管好密码和卡片,特别是卡片后面的“后三码”(cvv码)。在与支付宝等绑定后进行支付时,除了支付宝密码外,最好再使用短信验证码进行支付验证。不要轻易登录非知名网站购物,不要在网吧等场所用陌生电脑操作。
攻略四:慎用公用WiFi
公共场所免费WiFi有可能成为犯罪的工具。持卡人使用WiFi后,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病毒,从而盗取移动终端内的银行卡信息;不法分子还会把正规网站的网址“绑架”到自己的非法网站上,当持卡人使用其WiFi网络,并输入正确网址时,会跳转到一个高度仿真的假网站,如进行网络支付,可导致卡片信息泄露。
对此,网友在链接公用免费WiFi前,最好与工作人员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WiFi;不要打开WiFi的自动连接功能,减少连接上“钓鱼”WiFi的风险;切勿在连接公用WiFi时,使用一些重要账号,包括银行卡信息、网银账号、支付宝账号、微信账号等。
攻略五:警惕低价陷阱
有些“钓鱼网站”打着“低价”“优惠”等旗号,持卡人一旦在这些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就可能失财。
如何看穿“钓鱼网站”?一是,要对比域名是否为官方域名,链接以.jpg、.swf结尾,域名以.pl、.tk、.ms结尾要留意,它们往往最受钓鱼网站青睐。二是不要轻易登录陌生人提供的网址,更不要输入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三是完成订单进入支付页面,网址前缀是“https”表示已加密,若支付页面仍是“http”,要警惕。
攻略六:网购一定要留证据
网购是一种虚拟购物,货物看不见摸不着,有时候图片看得很高档,到手后就面目全非。因此,网购切记以下三大原则:
一是切勿贪小便宜购买超低价商品。网友参与“秒杀”或“抢购”时要注意,很多商品成交后,卖家便以库存不足、不在配送范围等理由为借口,拖延交付,甚至取消交易。也不要盲目相信网店的商品图片,漂亮的图片不都是商品真面目。
二是要学会保留网购交易记录,保留对自己有利的证据。首先是交易时的聊天记录。商品详情上有卖家对消费者做出的承诺,但卖家可进行随意修改。因此,保留聊天记录和图片是你维权的有利证据。一般淘宝旺旺会自动保存,但要记住把“自动漫游消息记录”打勾,这样电脑手机就可同步消息。
三是保留所购商品和交易的网页截图。在收货后,如果发现不满意想退货或换货时,若沟通无效,就要提交证据申请维权,随手截图商品信息就会派上用场。
攻略七:海淘别大意,泄露个人信息更危险
备受“剁手族”青睐的海外代购可能风险更大。海外代购中,许多消费者将身份信息、通信信息、财产信息等绑定在一起,一旦上述信息被泄露,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重大财产损失。建议消费者在“海淘”前做足功课,多了解一些商品相关知识,浏览相关论坛与网站;购买海外代购的高价商品时要谨慎,尽量索要并保留相关发票、运单等证据,减少商品维权、返修等不必要烦恼;尽可能选择可信度高的购物平台,慎重填写个人身份信息。
此外,对于最近火爆网络的直播营销,提示消费者切勿冲动消费;面对“好评返现”诱惑,建议消费者不要因贪图小利益而破坏良性竞争环境,成为商家“刷信”的工具。
如果进行微信购物,应选择安全可靠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确保交易安全;面对低价促销,消费者要注意多渠道比较价格,识别虚假促销;在网购中,要注意保留消费证据,如聊天记录、卖家信息和支付凭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