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至11月,都是婚宴喜事的高峰期,不少市民发现,近段时间以来,这婚宴真的是一轮接着一轮,有的时候一周还要赶上两三场。
伴随着婚宴高峰期而来的,就是关于给份子钱的各种问题:与新人的关系并不密切,到底该不该随份子钱?以前自己结婚时,新人随的份子钱不多,那现在得随多少才合适?……这一连串关乎人情世故、风俗礼仪的尴尬问题,相信每个人都曾遇到过。
尴尬 当年没给自己随份子钱的同学发来喜帖
“我的一个初中同学11月份要结婚了,这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对我来说,却总是有那么点小尴尬。”老家在合肥市一个周边县份的胡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同学是自己有了孩子,工作稳定后,一个偶然机会才恢复联系的,现在宣布要结婚了,还邀请大家去参加她的婚礼。这一下,胡女士突然想起当年这位同学在自己结婚的时候,既没有祝贺也没有随份子钱。她犯了难,这个婚宴,她到底该不该去?这份子钱是随还是不随呢?
市民观点:市民卢女士说,照这样的情形,杨女士不随份子钱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基于同学之情,可以买一份礼物送给那位同学,这样也不失礼仪。
无奈 前同事的前夫再婚找到了她
在政务区一家单位工作的小刘,最近收到了一张喜帖,可这份喜帖上的名字,她虽然感觉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来到底是谁。
为了找到这个人,小刘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打听了好几天,终于才有了结果:原来这位新郎,是自己原单位一位同事的前夫!“这样的份子钱,要不要出呢?”小刘无奈地说。
市民观点:市民杨阿姨认为,中国的习俗就是人到不到无所谓,礼一定要到。既然对方还能想起她来,说明对他们之间的友谊还是有点记挂的。不过人可以不到场,随上100元钱尽量找人带到就好了。
郁闷 一个月的份子钱比工资还多
毕业两年多的徐先生说,“我们资历不深,工资也不好要求太高,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大约2000元。”这个收入在应付各种生活支出以后,基本上所剩无几。
进入10月份以后,徐先生收到的喜帖是一张接着一张,有的是老家的亲戚,有的是大学同学。“国庆节老家有两个表弟结婚,我问了妈妈,她说最好能各随600元,显得有情分;同宿舍的兄弟10月份、11月份各有一单,按照最低的标准我得随个400元。”这样一算下来,徐先生顿感生活压力巨大。
市民观点:孙先生说可以量力而行,如果真的实在为难,应该直接跟亲朋好友说明自己的经济能力以及现状,再附上自己可以承受的份子钱作为祝福即可,不必一味地打肿脸充胖子。
实在 一起用份子钱给新人凑家电
“给房子付完首付,我们就没什么钱张罗婚礼了。”才工作三年的黄先生说他和爱人商量,结婚的仪式要有,地方不用太讲究,随意点就行;在当地工作的同学、同事也应该请,不过可以不用随份子钱。“我们跟大家伙说了,给我们凑些家电就行。”黄先生的想法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同学、好友的热烈响应,有人包了热水器,还有几个人筹钱买了一台50吋的平板电视……
市民观点: 网友“随心”说这也是挺好的办法。以后看着家里的物件,还特别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