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民生人物传·首篇
墨园菊色始成景
3上一篇 2016年1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墨园菊色始成景
——记合肥市钢铁新村小学教导主任杨永红
杨永红、方星老师在书艺课上
专职书法教师许庆丰在指导学生
重启后的少年宫课程:书法堂
 

墨园重启少年宫

早闻合肥市钢铁新村小学国家级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的名声,以为学校里的那些学生会是一副奋笔疾书,沉迷笔墨之中的样子,进入校园,正好赶上下课,孩子们欢快活泼,一幅朝气蓬勃的校园图景。

校长程仕中表示,孩子就是要会玩,学校不能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钢铁新村小学注重童心的守护,2016年秋季开学,学校重启少年宫项目。据程校长透露,钢铁新村小学少年宫新模式是在教导主任杨永红老师牵头下,学校老师共同出力打造出来。此前杨老师也是学校少年宫的主要负责人,在这次少年宫课程的重新建构过程中,杨老师从少年宫课程的整体设计,到具体实施,全程组织,全力负责。记者经过多次相约,终于见得杨老师庐山真面目,眼前的杨老师端庄儒雅,热情大方,在谈及学生时,这位有着25年教龄的老师眼中充满了关爱。

钢铁新村小学少年宫从最初的兴趣班发展到今天师生全员参与,离不开钢小老师在背后默默地付出。杨老师谈到,今年二月份学校提出要重新建构少年宫项目,为每一个孩子服务。经过前期的准备,终于在这个学期全面重启少年宫课程。经过调研与实践,最终有36项项目通过了审核,正式进入课堂。在采访过程中,杨老师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少年宫项目如何协调开展的,“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进行人员协调,课程协调,同时还要对物料采购进行申报”,杨老师用她的细致和耐心将每一个步骤规划得仔仔细细。周四下午的少年宫课程铃声响起,办公室外面开始沸腾起来,杨老师热情地邀请记者去参观少年宫课程。少年宫课程走班形式,学生进行自主选课,每个项目都是学校老师自主申请,自行备课。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少年宫课程依次进行了参观,这里完全是由孩子的兴趣形成的课堂,课堂形式也不拘一格,诗社、绘画、剪纸、快板以及FLASH动画,排球、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甚至跳绳,只要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课程,老师们都会想进办法去教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在快乐的环境下快乐地成长着。

钢铁新村小学少年宫课程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同时,融合学校特色,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在传道授业上不拘于课本知识,以生活为素材,不断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这将是孩子们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乡愁寻根书法堂

作为老牌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学校,钢铁新村小学随迁子女占学生总数的55%以上,为此钢小提出了“立足平民学校,润泽群体儿童”的办学理念,并且奠定了“乡愁”教育的基调,建设具有“乡愁文化”的现代学校。所谓“乡愁”,指的是一种对家乡的眷恋。钢铁新村小学根据学校生源特色,实施颇具特色的乡愁教育,为城市平民子女和随迁子女成长提供充分的养料。使得学校成为儿童精神眷恋的乡土,使得伙伴生活成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沃野,使得群体儿童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阳光。

在乡愁教育的背景下,学校进一步提出大书法教育,通过系列校本课程培育全体学生内在品性和写字能力,感受书法教育的审美意趣,以书法教育浸染每个学生的内心。学校精心打造书法课堂,延续学校特色教育,采取双师授课,重视专职教师的宝贵资源,使得人人受益。书法堂中的布置都是班子成员一手打造,处处透着古朴之风。课堂上,一位老师主要负责讲授,另一位老师负责学生练习指导。据杨老师介绍,双师课堂,由专职老师和兼职老师共同管理,兼职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同步学习,在指导学生进步的同时,自身的书法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从而形成循环式的教学环境,使得书法课堂可持续发展。学校设有书法启蒙课程,在书法课堂上孩子们一笔一划地认真书写着,字迹工整端正,令记者都觉得汗颜。

乡愁寻根书法堂,钢铁新村小学在书法教育上有其独特系统的教学方式,从蒙正学堂到少年起行,从笔墨熏陶到个性发展,钢铁新村小学已深深地把书法文化融入到学校课程,融入到学生生活之中。

人文问路书艺坊

为了引导孩子们更好的发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态度,钢铁新村小学融合学校书法特色,进行书艺课程实验教学。学校以三年级学生为试点 ,将三年级一班二班女生合并为三(1)女班,三四班女生合并为三(2)女班,男女分开培养,设立淑女吟风,少年起行等课程。钢铁新村小学独创的教学方式,在摸索中为孩子铸造一个温暖的人文环境。杨老师谈到,学校学生大多都是随迁子女,老师们在上课开始时多会为孩子们整理仪容,渐渐地孩子们也会互相帮助,注重仪容仪表,久而久之,学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有些学生的家长平常在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学生上学的时候可能头发乱乱的,衣服穿得不整齐,回家的时候却是整整齐齐的,家长看了心里也舒服。”杨老师笑道。

女生班的书艺课程主要是杨老师和方星老师在负责。在教学岗位上,杨老师作为小学音乐高级教师,强调对待学生要蹲下身子,对待教学要下苦功,只有踩在泥泞上的脚印,才是最真实可信的。作为音乐老师,杨老师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将古谱与古诗融合,并且在课堂教学时为学生弹奏古筝,未来杨老师的课堂还可能结合古典舞,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从内而外培养女生的淑女气质。多才多艺的杨老师,随手从她的包里拿出自己即兴谱的曲子,结合课本诗文,清唱了一段,歌声如百灵,非常动听。

对待孩子,钢铁新村小学的众多老师都如杨老师般温暖,“孩子是最纯真的,曾经有个孩子在课堂上向我伸出手说,老师我们做好朋友吧,当时真的觉得很温暖。”杨老师回忆曾经和孩子们的友情,眼角都带着笑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根本的。一位数学老师兼少年宫“小小邮递员”项目的老师表示,想让每一位孩子都能看看外面新鲜的世界。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钢铁新村小学的孩子更加快乐成长,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也是对钢铁新村小学老师最好的回报。在杨老师身上,在钢铁新村小学全校师生身上,教育真正的意义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这里,老师们如同灯塔,为孩子照亮前行的路。

程仕中校长说:钢铁新村小学已经把办学的探索指向对社会的关注,涌现了杨永红主任等一批有人文情怀的好老师,好骨干。今天的庐阳民生工程与学校发展相融了,使得我们的师生——犹如自然界耐风霜之秋菊,在社会的进程中开始成为特殊的风景了。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