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中前行
2016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中前行

▋记者 邹传科
 

2013年支付宝推出余额宝时,很多人都不会想到,互联网金融这个舶来品会在中国生根发芽,并成为全球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就连纳斯达克的交易屏幕上,也会不断跳跃着超高涨幅的中国平台身影,这比堪称P2P行业领航者的美籍平台lendingclub可怜的股价表现显眼得多。但比丑闻不断的lendingclub更惨的是,中国那些挣扎着努力求生的平台。

转眼,2016年也将画上句号。这一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又经历哪些冰与火?

互联网+金融迎来迅猛发展期

近日,《福布斯》中文版联合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发布了“中国互联网金融50”榜单,其中从业态看,互联网理财和P2P网贷发展较为迅猛。

此次榜单中50家企业涉及中国互联网银行、互联网票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互联网理财、互联网基金、互联网分期、第三方支付、P2P、P2B、P2L、众筹、大数据金融等16种互联网金融企业。

从上榜的这50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类型来看,互联网理财和P2P网贷发展较为迅猛,分别占11家和10家之多。其中,在互联网理财领域,“余额宝”的诞生掀起了全民理财的热情。在此之后,“宝宝”类理财产品成为国民理财的重要选择之一。在后余额宝时代,互联网理财产品日渐多元。从今年的榜单看,包括从记账管理切入理财市场的“随手记”、从信用卡功能应用来实现个人财富的智能化管理的“51信用卡管家”等。

而在P2P网贷领域,尽管近几年“跑路”事件频发,但平台数量暴涨,目前我国P2P平台已逼近2000家,平台规模过千亿,领跑互联网金融行业。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的服务理念和业务方式,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传统金融业态已迎来了“互联网+”的企业参与。与此同时,传统金融领域的融合已经跨越单纯渠道合作阶段,催生出各种各样新的金融产品及业务形态。除了互联网理财和P2P网贷外,还有众筹、第三方支付等业态也在蓬勃发展。此外,尽管诸如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票据、互联网分期和大数据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业态仅有一家企业上榜,但这些互联网金融新秀也在加速整个行业向垂直化、细分化方向发展。

截至2016年10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已接近3万亿元,其中今年成交量累积1.60万亿元。

互联网理财网民规模达1.01亿

财富管理,以往总是被人们看作是高净值人群才需要的服务,而在互联网金融的驱动下,正变得普惠。

近几年来,互联网理财市场从启蒙到成熟,历经快速发展,理财产品日益增多,用户体验持续提升,网民在线上理财的习惯初步养成。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中国P2P网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网贷市场成交金额达9541亿,预计2016年成交金额将超过1.7万亿。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1.01亿,较2015年底增加用户1113万人,网民使用率为14.3%,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此外,另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互联网理财市场交易规模有望以18%左右的五年复合增速增长至15万亿元。

而相关数据也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仅用了4年时间,互联网保险用户渗透率就从1.6%猛增至48%,互联网保险用户已达3.3亿人。互联网保险发展劲头正猛。

毫无疑问,互联网金融以其全新的方式,直接将融资者的信息呈现给投资者,将资金流向透明公开,解决了传统金融信息不对称、信息闭塞、效率低等各种问题,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闲置资金升值的重要渠道,提升了互联网理财在中国网民中的渗透率。而随着公众理财观念的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助推,互联网理财市场的发展正呈现出平台化、场景化、智能化等新趋势。

网贷平台数量呈阶梯下降走势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本质是依托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本身属于微利,目前大多平台处于亏损状态。自今年8月24号银监会等多部门重拳出击整治互联网金融以来已有两月,新规使得整个行业再次面临合规性调整。日前发布的《2016年第三期网贷评级报告》显示,监管压力导致行业的洗牌加剧。报告数据显示,网贷平台数量呈现了阶梯下降的走势。截至第三季度,行业内累计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1683个,环比第二季度下降6.2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9%。而与此同时,2016年三季度,全国新增问题平台289个,环比二季度上升14%。继二季度末停业平台在问题平台总数中占比首次过半之后,第三季度以来,停业平台数量在继续攀升,占比也由52.7%上升至53.98%。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安徽省正常运营的平台数为63家,安徽省网贷正常运营平台占全国正常运营平台比例为2.82%。 “与外地相比,安徽地区网贷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国资背景的平台较多,且实力雄厚,占据市场的主体地位。这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安徽P2P网贷行业的整体安全。从全国来看前200家的平台,整个业务规模能达到全国90%以上,未来集中会越来越高,所以对平台来讲就要尽量做到全国前200家。”网贷之家区域总经理池聪分析认为。

新规之下网贷平台进入多事之秋

“作为从业者来说,必须要适应监管办法的要求,我们认为平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要按照监管办法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安徽国资背景的德众金融董事长许圣明表示。

对于安徽网贷平台下一步发展,省内许多从业者都认为新规的出台将加速平台的洗牌。监管办法实施以后,作为投资人来说最大风险来自什么?许圣明表示:“平台的风险是否出现跑路的情况,出现单一的投资项目是不是安全的,这点非常重要。对投资人来说一定要慎选项目,选择对的项目可能投资没风险,选择错的项目可能会出现投资的损失,选择在相应业务领域有资源和实力的平台进行分散投资。”而在相关人士看来,新一轮的淘汰法则开始启动,省内互联网金融弱势平台如果没有创新的方式进行运营将很难生存,而那些基础牢固、符合政策导向的平台将迎来新的发展良机,它们将为省内的中小企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未来5年,互联网金融都还会保持如此较高速度的增长,未来金融创业的机会就在中国。”掌众金融首席战略官谭淳表示,互联网金融让金融从建设国家的属性,向解决普惠金融的方向转移,这其中的商机并不少。“只不过未来能做下去的公司越来越少了。”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