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艺术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国文化、文明的标志和象征。
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各阶层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无论个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是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哲学、美学、考古学、民族学乃至旅游学等不同学科的价值集于一身。
在安徽,无论是桥、塔、书院和民居,无不是徽文化的缩影,相当有特色。比如九华街佛教建筑群里,祗园寺是唯一的宫殿式建筑。而歙县的竹山书院则是徽派古典书院园林的典型……
所以,寻着建筑的文化去行走,也是一种方式。
祗园寺: 九华山唯一的宫殿式建筑
“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中国佛寺采用传统宫殿建筑形式。寺院一般以殿堂(又称正殿、大殿或大雄宝殿)为主体。
在九华街佛教建筑群里,祗园寺(也叫只园寺)很有特色.它是全国重点寺院,规模居九华山四大丛林之首。
建筑格局:祗园寺始建于明代,是九华山寺庙中唯一的宫殿式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进殿和上百间堂屋。山门的前墙安有三重琉璃飞檐,蔚为壮观,门里有哼哈二将和红脸三目、手执钢鞭的王灵官。大雄宝殿内端坐有三尊喷金大佛,高6米余,是九华山所有寺庙中最大的佛像,两旁列着十八罗汉,气氛庄严肃穆。此外尚有方丈寮、退居寮、挂褡寮、衣钵寮和拨火寮等许多房舍。
其山门偏离大殿中轴线,歪置山门颇有讲究,一是为了“辟邪”,二是门向朝着开山祖寺化城寺。
大雄宝殿琉璃碧瓦,翘角飞檐,地位十分突出。配殿去规整而散置,分别建在几处不同高度平台上。祗园寺前院墙有一条石刻“泰山石敢当”,说是为了辟邪镇妖。
祗园寺东侧是藏经楼、上客堂。藏经楼内珍藏稀珍经书。其中《龙藏》,又名《清藏》,全称《乾隆版大藏经》,完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是清代唯一的官刻汉文大藏经,全藏共收经1669部7168卷。
巧用地势,高低错落,回环曲折,结构精妙,气宇轩昂,祗园寺是寺庙建筑中的精品,具有建筑学研究价值。
文化底蕴:祗园本来是印度佛教圣地,相传释迦牟尼成佛后,迦毗罗卫国(古印度)给孤独长者欲购买波斯匿王家的陀太子花园建筑精舍,作为佛祖说法的场所。太子戏言布金遍地才卖,给孤独长者不惜重金买下。后来陀也信了佛,自愿将园林献出,请释迦到此说法。于是这座园林的名字便冠上他二人的名字全称,“祗陀树孤独园”,简称“祗园精舍”。
竹山书院: 徽派古典书院园林的典型
竹山书院位于歙县,是曹干屏、曹映青兄弟遵父亲、盐商曹堇饴遗嘱,在雄村的桃花坝上建的。
建筑格局: “竹山书院”门额为清代书法家邓石如书写。书院厅堂宽敞明亮,正壁悬蓝底金字板联:“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巧妙嵌入“竹山”二字。寄寓宗族治学与处世的观点,勉励宗族子弟虚心求学,积累有成。
竹山书院总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与桂花厅、文昌阁、桃花坝一起构成了一座典型的徽派古典园林。书院主体建筑历经200多年风雨,仍较好地保存至今。
书院设堂讲学的地方叫清旷轩,也叫桂花厅。桂花厅在桃花坝东首和竹山书院相连。园中植有桂树数十株,有月月桂、八月桂等多个品种。桂花厅名为:“清旷轩”。轩厅正壁有曹学诗所撰写的《所得乃清旷赋》。轩柱悬隶书联对:“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轩厅上额匾为篆书“所得乃清旷”。厅前有平台,台柱三面皆饰以石雕,有栏柱十六,顶端各有青石狮,小巧玲珑,神态各异。
桂花园西首有八角亭一座,正名为“凌云阁”,亦称“文昌阁”。此阁高大雄伟,石基八面,高六尺多。阁分二层,各具八角,顶为锡制,角均翘起,如鸟振翼,下垂风铃。角尾饰以陶制鳌鱼。
文化底蕴:据传,寓居扬州的两淮八大盐商之一的曹堇饴富甲天下,但却有着浓重的儒家情怀,在辗转病榻、弥留人间之际,再三嘱咐两个儿子——曹景廷、曹景宸在家乡雄村雄溪畔建文昌阁、修书院。曹景廷、曹景宸兄弟捐资建造的竹山书院在清乾隆20年(公元1756年)前后建成。
竹山书院建成后,当地果然出了不少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当首推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尚书。曹文埴曾官至户部尚书,而曹振镛则官至军机大臣。据史料记载,仅明清两代,雄村曹姓学子中举者就多达52人,其中还有状元1人。
广惠桥: 兽首浮雕的明代风貌
滁州除了醉翁亭,还有一个千年古桥——广惠桥,古名宏济桥、赤阑桥,俗称西桥,在今滁州市区四牌楼街和古楼街交接处,自西向东跨西涧之水。
建筑格局:桥为三孔石桥,中孔跨径8米,两边孔跨径6.3米;大石条底座,各孔以弧形大石为拱。桥长33米,两端宽9.8米,顶宽3米。每孔圆拱顶端两面各有形象各异的兽首浮雕一个,气势生动。广惠桥保存完好,基本是明代风貌。
文化底蕴:相传此桥初建于东晋,真正有志记载始建于650-655年间(唐永徽年间)。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江西农民起义,官军前往弹压,道经广惠桥,州守见情况紧急,以木架桥供官兵通过。历时三十年,木桥腐烂很严重。后来由进士胡松及乡宿朱勋等与之议,共谋捐建石桥。设计者胡松,能文能武,官至吏部尚书。
广惠桥以如今的工艺水平,一个工程队一个月就可以完工了。可是在古代经济贫乏、科技水平落后的条件下,一座连通东西、惠及两岸百姓的石桥,需要两届太守的操劳,全城滁人上下齐心协力,日以继日,费时三年才完成。
清溪塔: 池州知府集资兴建
清溪塔原名妙因塔,立于池州,离城中心5公里。因临清溪河后更名为“清溪塔”。
建筑格局:此塔高55.7米,塔径12米,每层有拱门、景窗,拱门有虚有实。塔身内外设有壁龛,原壁龛内有佛像,今无存。
它是楼阁式砖塔。七层八角。塔底有三门可入塔心室,一门为上塔通道,余皆为盲门。
塔内在二层和三层处有两个梯口,可供人上下,通往每层的台阶25至29级不等。每层塔体也有区别,有的有复壁,有的有暗门,有的有碑记,有的有卷云纹饰的砖雕,但也有无法修复的大小洞眼和多处伤痕,它们在此记录着历史。
历史底蕴:明万历29年(1601年)池州知府钱槚集资建成。古塔可谓经历坎坷,崇祯十五年夏遭雷击,抗日战争时,塔顶与塔西北被日军枪、炮轰击,造成大小洞眼和裂痕多处。1961年塔顶佛钵残体被人撬走。2002年,地方政府投入50万元进行了全面维修,现在是省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