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当你在宿州街头的夜市上吃着龙虾、喝着啤酒,享受夏夜的清凉时,或许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位老人——她满头银发,面容清瘦、服装整洁,胳膊上挎着一只竹篮,穿梭在大排档间向食客兜售自己炒制的花生等小零食。这位老人叫李雪英,是什么原因让七旬高龄的她还要在外辛苦赚钱呢?今天就让我给大家分享她的故事。
今年四月底,安徽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暨四月份身边好人揭榜仪式在宿州市隆重举行。李雪英作为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名列其中,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我不禁想到了两年前,第一次采访她的经历。那时的我,还是个正在实习的“小屁孩”,一天,台领导把我叫到跟前说:最近网上有条消息,说是宿州有个老人替子还债,你去采访一下 。说实话,当时我的内心并不那么情愿,年纪轻轻的我更喜欢做好玩有趣的新闻。一个老人赚钱还债的故事,有什么可报道的,但出于职业的责任心,我在网上找到这条关于李雪英的消息,列了一个自己认为还满意的采访提纲,信心满满的认为李雪英老人面对我这个“无冕之王”,一定会欣然接受采访,当我兴冲冲的来到李雪英的住处,向老人说明来意时,老人清瘦的面庞上起了一丝波澜,“我的事情没什么好说的,你们回去吧。”她一边整理着竹篮中的小食品,一边推出自行车:“姑娘,我还要出去,谢谢你们,我真的不想说什么。”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我尴尬的站在原地,满心失落,老人不愿意接受采访,这到底是为什么?
老人的拒绝,反倒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于是,我改变了采访的“策略”,决定先从外围入手,于是,我走访了老人的邻居以及当地的社区干部,经过一番走访,我才逐渐发现老人的不幸遭遇,丈夫早逝,女儿患上癌症,儿子因为炒股欠下75万元巨款离开这个家,多年来杳无音信。面对上门催债的债主,老人说,做人要有诚信,虽然法律上这钱不归我还,但是我不能做一个老赖。为了还债,老人不仅变卖了房产,还要四处打零工挣钱,然而,因为一次腿部摔伤,李雪英老人连零工也无法做了,虽然腿脚不便,但她还债的决心一天都不曾动摇。于是,李雪英便开始琢磨着自己做一些小食品,带到夜市排档去卖。有时,一些粗心大意的顾客会遗失钱包,李雪英捡到这些失物时,她总会毫不犹豫地交给柜台店员。她总是说:不是自己赚来的钱,没有理由放进自己的腰包里。七年间,老人只依靠自己的双手去赚钱,然后会一分一毛地把钱攒起来,只要攒够了一笔钱,她就会尽快联系债主,把钱还上,从不推脱。渐渐地,一些债主也被老人感动了,他们纷纷为老人减免了债务,就这样,老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基本上还完了75万元债务。
在金钱面前,老人毫不犹豫地坚守了社会公德;在苦难面前,老人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强。可是至今仍然下落不明的儿子依然是她不可触及的伤疤。接受我们的采访,让她重提伤心往事,无异于在她受伤的心灵上撒盐,这可能就是老人拒绝接受采访的原因吧。
想到老人步履蹒跚地行走在夜市排档,想到老人孑然一身地靠在家门口望着远方,想到老人疲惫眼神中依旧流露出的那份笃定,一股媒体人敢于担当的勇气,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鼓舞着我又一次来到老人家中。“奶奶,我知道您心里难受,您别把我当记者,就把我当成您的晚辈就行了。有什么心里话你就说吧!”面对我的耐心与坚持,老人终于敞开了心扉,她说:“你们不嫌弃我这个老太婆,来回找我好几次,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尽管问吧。”就在我们快要结束这次采访时,老人握着我的手:“帮忙找找我儿子吧,我太想他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要找儿子,这是我身上掉的五斤二两肉啊!”说完这句话,老人已经掩面而泣了。
回到家之后,老人的话语和神情,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于是,我们通过外宣部门与中央台和省台联系,令人欣喜的是,各级媒体的老师们非常愿意帮助这位命运多舛的老人。我参与采访的稿件《李雪英:无怨无悔还债路》在省、市台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给予了李雪英很多的帮助和较高的评价。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寻亲栏目《等着我》栏目还把老人请进演播室,帮助她寻找走失的儿子。后来,李雪英老人在不同的场合表示:无论能不能找到儿子,都要感谢我们记者!在她看来,是记者的采访报道,让她获得了更多的关心。
故事讲到这,我要向老人说声谢谢,职业生涯中,遇到你,走近你,是我的幸运,你的精神温暖着我,这种温暖也会像阳光一样,通过我们的作品去温暖着更多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带着心中的那份温度出发,始终牢记责任与担当,用新闻传递真实的现场,用镜头温暖世道人心,这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初心和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