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安徽金寨人。1935年春踏上长征之路;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率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突围中原,创下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军长兼政委,并于1952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担任福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日前,皮定均的女儿皮卫华为我们讲述了她父亲的长征故事。
一支步枪在手,所有困难不在眼中
从金寨走出的、经历长征的将军中,皮定均应该算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了。他不仅戎马一生、战功卓著,更为传奇的是,1955年首次授衔时,毛主席破例亲自批示他由少将晋升为中将。
皮定均1914年9月出生,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小小年纪便担任英山县儿童团团长,并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主力从鄂豫皖苏区去四川,三次过草地,是最早参加红军长征的战士之一。
皮定均十六七岁便跟随红四方面军主力,从鄂豫皖苏区向四川进发。在此之前,他只不过在地方工作队工作,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红军战士。“当这个‘红小鬼’被编入红军12师35团当战士、领到了一支又长又重的奉天造步枪时,父亲后来和我们说,当时浑身都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世界上没有什么敌人是我的对手了!什么国民党,什么反动派,都不在他的眼里了。”皮卫华说。
一个山药蛋 激励他爬上大雪山
就这样,这个全班甚至全连最小的战士,背着一支高出自己很多的大枪,跟随战友在冰天雪地里勇敢泅渡过汉江,又开始攀登四川与陕西界山大巴山。
由于缺乏野外行军经验,皮定均没过多久就吃完了随身携带的黄豆干粮,可还剩下70多公里的雪山行程。副班长发现后,递给他一个山药蛋,郑重叮嘱他要慢慢啃。第一次见到山药蛋的皮定均,很是宝贝地放在了袋子里,一会摸摸,一会拿出来看看。这枚“最宝贵”的山药蛋,激励着他一路爬上了雪山山顶。可是当他高兴地拿出那鸡蛋大的山药蛋与战友们分享时,大家谁都不愿多啃一点,只用门牙轻轻地咬了一点又还给了他。大家在这小小的山药蛋的支持下,鼓足精神走完70公里,度过了雪山山顶的漫漫长夜。
爬过雪山,红军立即迎来了战斗任务,要急行军突袭通江城里的敌人。可是快要接近敌人的时候,战士们因为缺少食物,体力不支。紧要关头,副班长拿出了最后一个山药蛋,让全班战士来啃。大家拿着山药蛋像接力赛跑一样,一个传一个,谁也不愿多咬一点,总是照顾后面的人,最后传到了皮定均的手上。一个小小的山药蛋,像一颗火球温暖着皮定均的心,让他看到了革命队伍的团结,也给了他火山般爆发的力量,跟随着部队度过了一道又一道关口。
勇斗张国焘分裂势力
在红军长征中,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活动及其造成的影响,既是重要的政治事件,也影响着包括皮定均在内的一大批红军指战员。
1935年春,皮定均参加红四方面军发起的强渡嘉陵江战役,在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后,他先后担任合并后的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第一营营长、红军大学教导师第二团团长。8月,红军总部到达阿坝地区后,张国焘个人野心膨胀,借口葛曲河涨水难渡,拒绝执行党中央的北上方针,擅自命令左路军全部和右路军的红四方面军部队南下,再过草地。张国焘到处开大会、作报告、发文件、散传单,大肆煽动,反对中央。到10月5日,张国焘在松岗附近的卓木碉公然另立“中央”。
当时,随左路军行动的红一方面军同志,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了抵制和斗争,对红四方面军中一些攻击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的行为也大为不满,两个方面军的同志之间有着严重的分歧和隔阂。两军不和的气氛也笼罩着红军大学,影响到皮定均所在的教导二团。
皮定均率领的教导二团学员全是红四方面军的师团营连干部,有些人因受张国焘一伙的欺骗宣传,也跟着反对党中央和中央北上的正确方针。针对这一问题,刘伯承等同志多次找皮定均谈心,启发他带头认清方向,反对分裂。皮定均很快识破了张国焘的野心,坚决地站到党中央一边。
红四方面军南下后,连续发起绥崇丹懋战役、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和百丈决战,部队伤亡很大,被迫转入守势,证明了张国焘南下方针的严重错误。皮定均不分昼夜、深入各营连学员中做工作,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和机会,用南下碰壁的事实,积极向学员们宣传正确的方针,批判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皮定均的带动和教育下,教导二团中原来受欺骗宣传、有错误认识的同志,很快地觉悟了,认识到分裂主义的危害,坚定地站在党中央一边。
教导二团的觉悟,又带动红军大学全体师生的觉悟,进一步影响了整个红四方面军的觉悟和认识,促进了两个方面军的团结,有力地制止了张国焘煽动的反中央逆流,并直接影响着红军大学在长征中的脚步。1936年2月,红军大学在天全红岩坝再度开学。皮定均带领全团指战员一边学习文化知识和军事技术,一边接受政治理论和形势政策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军政素质。3月,皮定均随部西撤,再过夹金山;6月与红二方面军会师于甘孜,随后北上,三过草地,同年10月底到达陕甘宁边区。
爱民、爱兵、爱读书
从15岁投身革命,皮定均征战万里,浴血疆场,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尽管小时候家里太穷没有上过一天学,是地地地道道的放牛娃,但热爱学习文化知识的皮定均一辈子都在坚持,他是在长征路上从认背包后挂着的字条开始认字的。然后慢慢学会签名、学会看电报。戎马倥偬之间,仍手不释卷,趁打仗间隙还要写日记,行军埋锅煮饭的个把钟头,抱着本麻纸石印的古装书《三国演义》慢慢学。
不仅爱读书,对于战士、百姓,皮定均也是饱含爱护之情。“‘爱民爱兵永留芳’是张爱萍将军在《东南折栋梁》一首诗中对我父亲的高度评价。”皮卫华介绍说,“当年红军长征路上过草地时,有个姓方的战士连饿带累走不动,把背包丢了。晚上父亲查铺时发现战士没有被子,一个人蜷伏在土堆旁,父亲便将自己的被子拿来盖在战士的身上。战士小方吃力地摆着手,低声说道,‘我已经快不行了,不要冻坏了首长。’ ‘没有战士,哪来的首长?’父亲坚持着往他身边一躺,用被子盖住了两个人说:‘我俩一块儿睡,这该行了吧。’这样,两人相互依偎着取暖,抵御着草地上的严寒。一觉醒来,天已微明。父亲推了推身旁的小方,发现他已经牺牲了。父亲站起来,细细地把小方的遗容整理了一番,然后默默脱下军帽,向他深深鞠了一躬,继续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