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竹子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而以竹、藤、苇、草为主要原料编织而成的凉席,一直是中国老百姓夏季纳凉和安睡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小小的竹子不仅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缔造了一段段不朽的手工传奇,有近2000年手工生产历史。
现在,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朝天顺年间,舒城籍史部尚书秦民悦将舒席带回京城,献给英宗皇帝深得赞许,随即御批:“顶山奇竹,龙舒贡席”。
20世纪初,日本前田洋行就曾派专使来华订购了十条舒席,为裕仁天皇婚礼所用。据说,它的选材特别严格。必须采用当年11月至2月生的小叶水竹为原料,最合适的是生长2年的水竹,这样单是收购制贡席的原材料就要几个月的时间。在挑选中,需要剃除有风头、罗尾、暴节、伤痕的小叶水竹,经过15道工序,即:裁料、开竹、破条、切头、划条、起黄等等,而且这15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
据说,贡席最早的发源地孔集有4万多人,其中2万人参与生产贡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