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夏装、咬着辣椒爬过三座大雪山
2016年10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身着夏装、咬着辣椒爬过三座大雪山
听百岁红军老战士郝毅亲述他的长征故事
▋胡遵远 任少松 记者 雷强 文/图
老红军郝毅(右)在画展仪式上
老红军郝毅在签名
老红军郝毅(中)参观画展
 

郝毅,安徽金寨白塔畈人,1932年2月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入伍时年仅15岁,曾参加过第三次、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和红军长征以及黑山阻击战、平津战役、宜昌战斗、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获得过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新中国成立后,曾任47军后勤部副部长、广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广西军区后勤部正师职顾问。

郝毅是安徽革命老区金寨县目前仍然健在、为数不多的老红军、老前辈。日前,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与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一起专门采访了这位历经千辛万苦、走完万里长征的老红军。

身负重伤,爬着走上长征路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刚从鄂豫皖突围到湖北枣阳县土桥铺地区,又被敌人包围了,经多次突围均未成功。这时,军领导决定用两个团(其中有郝毅所在的少共国际团)的兵力,坚守一制高点,掩护其他部队突围。

完成任务、撤退中,郝毅所在的班只剩两名战士了。撤退到山中间时,敌人就追上来了。郝毅他们往山头跑,没有跑多远,敌人的炮弹就打来了。

郝毅还在往山上跑,旁边的战友说:“小鬼,你负伤了。”郝毅回头一看,鲜血已经流了很长一段路程。不见血还不觉得痛,一见血郝毅就一屁股坐在地上,眼泪也不停地往下流。这时,一名战友用力地从裤腿上面撕下一条布,把郝毅的腿包扎好,然后就架起郝毅继续往山上走。到了山顶,天也黑了,郝毅被绊倒,什么也不知道了。

敌人退了,大部队也不知走到哪去了。第二天下午,当地老百姓上山打扫战场,到了山顶,有人发现山沟里有两个小鬼,一动不动。他们走近一看,摸摸那个,鼻子已经没气了。又过来摸摸这个,发觉身上还有点热,鼻子还有点气,他们就用门板把他抬到救护站。这个人就是郝毅。

救护站里缺医少药,就是几个护士。没有药,怎么办?他们就用食盐煮的药棉花水给郝毅洗伤口。这一下把郝毅痛醒了:“你上的什么药?怎么这么痛?”护士说:这不是药,这是用食盐放上棉花煮过的水来给你洗伤口,多放了点盐。

不知过了多久,郝毅好不容易才睡着。突然,有一个伤员跑来叫醒他,说:赶快起来,到外面集合,走!

房子里就剩郝毅一个人,怎么办?没办法,他就用力往外爬,爬了半天才爬到院子中间。

正在这时,来了一个人,他见郝毅在地上爬就说:小同志,你就这样爬着走怎么行?郝毅说,我也没有办法,人都走了。

那位同志给他找来一根棍子,说:“你就顺着这条小道慢慢往前走。”郝毅正想说声谢谢,那位同志已经走远了。

有了这根棍子,郝毅由“三条半腿”(实际上就是四肢,其中左腿负伤,不能站立,只能爬行)变成了“三条腿”(两腿加一棍),走路要比在地上爬省力些。多少年来,郝毅一直都在说,“难啊!三条腿走路难啊。”

天已大亮了,郝毅看见前面站着一个人,看样子在等人。郝毅走上前问:“同志,你知道少共国际团在哪?”对方说,为了加强主力部队,上级已经决定把少共国际团编到各团去,你也不用到其他地方去了,就跟我们一块走吧,有人问你的话,你就说是十师的。

两万五千里长征,对于郝毅来说,就这样开始了。

饥饿难耐,空着肚子急行军

“你们还有没有饭?”郝毅两天没有吃饭了。十师的同志告诉他:“你到伙房去看看。”“伙房在哪里?”对方指了指。郝毅正在找伙房,号兵突然吹响了集合号,哨子也不停地吹起来,快集合!快!

郝毅不得不跟着部队出发。一路上,不时地跌倒,皮碰破了、肉划伤了,鲜血染红了衣、裤。但是,那个时候,根本顾不上这些,一心就是想要跟上大部队。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郝毅已经是两三天没有吃饭了,肚子饿得咕咕叫,但没有办法,只记得要紧跟大部队。可是,由于带着伤、拖着棍,再紧跟也跟不上部队。有时正好碰到别人在吃饭,郝毅就走上去向他们要点饭吃,但是这样的机会太少太少了。

有一次,碰到一块红薯地,郝毅实在饿得不行了,于是便想挖个红薯来充饥。然而刚挖出一个,还没来得及吃,前方突然来了一位肩上扛着一把锄头的老乡,郝毅以为是来抓他的,拿起小包就要走。老乡见他要走,就立即向他招招手,也没有说话,却用锄头刨出了几个红薯递给郝毅。

那位老乡把红薯递给他,然后,又用手向郝毅指了指,意思是你走吧,不要停留了。郝毅接过红薯,放在挎包里,一瘸一拐地走了,走了很远,他还回头看看那位老乡……

面对围追堵截,拎着脑袋去冲锋

正当郝毅他们急行军时,前面的部队又被敌人堵住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红军面临的形势十分危险。

在此严峻形势下,张国焘没办法,想来想去,他提出:把部队分成小分队,这样目标小、好突围。徐向前总指挥一听,立即说:“那正好符合敌人的心愿,敌人就是希望我们把部队分成一块一块的,这样更便于他们一口一口地来吃,最后就吃完了。”陈昌浩也急着说:“总指挥,你就下决心吧,没有时间讨论了。”张国焘不说话了。

徐总指挥说: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我军正前方的西北角,是敌人的接合部。通常情况下,接合部的兵力配备比较弱,要突围就只有从西北角突。说完,徐向前停下来,想听听张国焘的意见。张国焘说,同意,你就下令吧。

“许世友,由你带领红四团,再给你加一个团,由西北角那里敌人的接合部,向外突围。”许世友打了很多硬仗,他向徐向前首长表示,“只要我许世友在,我就一定突出去。”

部队准备好了,出发!谁知,一出发就遇到了硬骨头,遇到的是敌人的强劲之旅,这一下子,双方就只有“硬碰硬”了。经过几次交战,红军终于击溃了敌人。

郝毅他们所在的后面部队一拥而上,像溃了堤的水库,口子越打越大,郝毅也紧跟着大部队前进。过了一会,敌人发现了,高喊:共军跑了。敌军就从各个方面向突破口开炮。当时正值夜晚,炮弹打在石头上,到处开花。郝毅他们紧跟着部队前进,真的好像是《国歌》中唱的那样,“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不进不行,敌人决心在这里消灭全军的,结果英雄们又冲出了重围。

三座雪山,刻着永恒的记忆

郝毅回忆说,“我所在部队在长征途中一共爬了三座大雪山。一是大巴山,海拔三千多米,常年积雪,雪深过膝。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夜晚里,身着夏装、脚穿草鞋,身上盖的是蓝色天空,照的是天空的月亮,根本无法入睡。二是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高山空气稀薄、缺氧,怎么办?我们咬着辣椒,一边刺激一边走。三是党岭山,海拔五千多米,空气更加稀薄、缺氧。要翻山,必须在中午前过去,否则就容易出现雪崩。”

有一次,郝毅实在是走不动了,气也上不来了,就想休息一会。正好前面有块石头,他就走上去,把小包往上一放,一屁股坐下。可是,还没等他坐稳,那块石头就歪倒了。怎么回事?郝毅回头一看,原来,这不是一块石头,而是一颗人头,是前面兄弟部队牺牲的战友啊!这下把郝毅吓得心跳起来。这样一来,他再也不觉得累了,拿起小包就走。党岭山,郝毅他们就是靠着无数战友的牺牲激励过来的!那种场面、那情那景令他没齿难忘,终身刻在脑海里。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