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9月11日,19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持四架民航客机,其中两架与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相撞,一架撞向了五角大楼,一架坠毁,约3000人丧生,这便是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如今,“9·11”过去十五年了。这十五年间,都发生了些什么事?经历了“9·11”的美国,现在的安全形势如何?这十五年来,世界反恐形势又有何变化? ▋综合新华社、央视
最新消息 美众院允许 “9·11”受害者告沙特政府
美国国会众议院9日通过一项法案,允许“9·11”事件受害者及其亲属起诉沙特阿拉伯政府并寻求赔偿。但是,白宫同日发表声明重申对该法案持反对态度的立场。路透社评论称,此法案通过的时间耐人寻味,无异于给了沙特政府一个“下马威”。
一些美国机构、媒体也于近日就“9·11”事件15周年来美国反恐得失展开反思,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民调显示,40%的美国人认为,和15年前相比,恐怖分子有更强大的能力对美国发动袭击。乔治华盛顿大学网络及本土安全中心主任奇卢福指出,“威胁仍然存在,部分情况更复杂”。
美国现在 安全了吗? 欧洲更受伤
作为“9·11”事件的受害者和全球反恐行动的领导者,美国这些年也算为反恐“操碎了心”。
十五年来,虽然美国本土没再遭受大规模恐怖袭击,但美国人的安全感丝毫没有提高,并且美国人目前对遭遇恐怖袭击的担忧达到了“9·11”后的峰值。除了“基地”组织,现在又冒出一个势头更猛、威胁更大的“伊斯兰国”(IS)极端组织。这两个恐怖组织都把首要袭击目标定为美国,这让美国人的焦虑感大大增加。
令人意外的是,在“9·11”发生后的这十五年间,欧洲取代美国成为恐怖组织袭击事件的最大目标。2004年,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生连环火车爆炸案,紧接着英国首都伦敦在次年也经历了噩梦一般的地铁连环爆炸案。尤其是近两年来,欧洲的恐怖袭击事件不但没能得到遏制,反而逐渐猖獗,其中法国更是因在两年时间内经历三次重大恐袭事件而沦为最大受害者。
美国在世界反恐中扮演什么角色
“9·11”事件之后,每逢五年、十年的重要节点,美国人自己也都会对世界反恐形势进行判断。
2006年,第一个五年时间节点,美国人看到的是曾经奄奄一息的“基地”组织卷土重来,其中的转折点是2003年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把精力放在推翻一个主权国家政府上,不仅导致反恐重心偏离,使“基地”组织赢得喘息,也使参与伊战的西方国家纷纷因这场非正义战争成为恐袭目标,比如马德里“3·11”恐怖袭击事件、英国伦敦“7·7”连环爆炸案等。
2011年,第二个五年时间节点,“基地”头号人物本·拉登此时已被击毙,但美国人意识到拉登之死绝不意味着反恐战争的胜利。
而到了今年,不仅“基地”未除,“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更是来势汹汹。在这一阶段,美国的反恐战争成效甚微。
由于反恐合作中的一些漏洞,使恐怖组织在高压打击之下,依旧有能力发动恐怖袭击。
美国反恐战略的失当与失策
“9·11”事件之后,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然而,美国以冷战思维指导反恐,以反恐划分阵营,在反恐战争中执行双重标准。可以说,美国反恐战略从一开始就失当、失策了。
2001年10月,美国开始对阿富汗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美国“外交政策”集团首席执行官戴维·罗特科普夫在《国家不安全》一书中说,伊拉克战争的后果远超过推翻萨达姆和确认那些莫须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不存在。
美国著名全球发展问题专家杰弗里·萨克斯指出,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伊斯兰国”迅速壮大负有重大责任。“伊斯兰国”的出现,本身就标志着美国反恐政策的失败。
另一方面,从2010年12月开始,“阿拉伯之春”席卷多个阿拉伯国家,从突尼斯到埃及,从也门、巴林再到利比亚、叙利亚。扛着反恐大旗的美国,搅得中东地区陷入无休止的冲突,民生凋敝,乱象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