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清华老师被骗千万 说明了什么?
快递单成“泄密单” 监管成啥了?
仅仅有“色狼地图”还远远不够
人为推高城镇化率 缘于政绩饥渴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清华老师被骗千万 说明了什么?

□ 刘鹏
 

8月30日,一则由清华大学液晶大楼物业服务中心发布的“警情通报”热传。通报称,8月29日23点25分,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北京市海淀蓝旗营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1760万元。(8月31日《新京报》)

早在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不幸猝死之初,就有网友预言,类似的诈骗案件以及相关新闻报道,将会出现“井喷”之势。果不其然,徐玉玉之后,宋振宁等受害者相继被媒体报道。特别是,一些大学生被骗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

为此,有网友调侃称:难道2016年是“傻姑娘年”“傻大学生年”?言外之意,个人的素质、水平与能力,特别是防范意识等,是避免被诈骗的关键。当然,这种认知是没有错的。但清华老师等“高尖端人才”也纷纷被曝受骗,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很明显,电信诈骗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泛滥之势。而且预防诈骗,个人防范只是第一步,也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如果公安部门的打击力度,电信等单位的防控能力,银行账户的管理力度,相关个人信息的保护等都集体失责或者失守,个人就算再警惕,再天才,明显也是无法独立抵御诈骗的。

比如徐玉玉,骗子能够准确地知道她的电话,并且知道其考上了大学,有一笔助学金要办理手续等信息。遇上这样的“精准诈骗”,有几人能够完全防范?

徐玉玉那边,6名犯罪嫌疑人虽然已经悉数落网,但相关信息泄露的途径、责任人等,依然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这边,清华老师又遭遇类似骗局。如此接二连三悲剧的发生,如果一定要说明什么的话,除了要加强个人的防骗意识外,明显还有要加大信息保护的力度,以及对类似诈骗案的重视程度、打击的力度!

否则,谁又能够保证,即便自己比清华老师还高知,就不会遇上“总有一款适合我们”的诈骗?谁又能够保证,我们一旦遇上这样的诈骗,就一定能够保证不上当受骗?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