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是什么病?有哪些症状?患了胆囊息肉怎么办?胆囊息肉怎么预防及饮食要注意什么?8月30日上午9:30~10:30,本报健康热线0551-62623752,邀请了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唐德军与读者交流。
胆囊息肉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
读者:胆囊息肉是什么病?有哪些症状?
唐德军:胆囊息肉与腺瘤样增生、腺瘤及腺癌、胆囊壁黏附的小结石等胆囊内隆起性病变;就是各种胆囊黏膜隆起的一个“肉疙瘩”,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息肉样病变可分为良性或恶性病变,但以非肿瘤性病变为多,一般认为直径15mm以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几乎全是恶性肿瘤性病变,故胆囊息肉样病变近几年来倍加重视。
其病因主要跟人们饮食结构的多样化、饮食的无规律及环境污染的加剧有关。该病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密切关系,其中炎性息肉和腺肌增生症都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病变,多由于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胆囊局部黏膜上皮和腺体增生,形或肿物。胆固醇性息肉多由于胆汁中胆固醇呈过饱和状态,加之胆囊壁的慢性炎症,久之形成息肉样肿物。
胆囊息肉的隐蔽性强,有相当数量的人之前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体检或其他目的的检查中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胆囊后发现。等出现症状时,可有右胁隐痛,牵及右肩背,伴有食欲不振、恶心欲呕等类似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需定期复查
读者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
唐德军:对体检发现的胆囊息肉根据情况,要进一步检查或定期复查,主要有以下方法:
B超检查方法灵活、准确、无创伤、可重复、价廉、易为众多患者接受,能准确地显示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囊壁的情况。B超典型的表现为胆囊壁有点状、小块状、片状的强或稍强回声光团,其后多无声影,可见到球状、桑葚状、乳头状及结节状突出,甚至可显示出息肉的蒂。
三维超声成像可使胆囊具有空间方位的立体感,透声性好,有直视胆囊剖面的效果,可弥补二维显像某些不足。不仅可观察胆囊息肉的大小形态,更可分清息肉和胆囊壁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胆囊息肉与胆囊腺瘤或癌肿的鉴别。
内镜超声是将超声微小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探头为高频,将内镜插入消化道,进入十二指肠壶腹后此探头更接近胆囊,可排除肠气干扰或胆汁黏稠度等影响,能可靠地筛选出应予切除的肿瘤性病变。
CT仿真内镜技术自1994年首次报道以来,国外有不少学者对此技术进行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胆道CT仿真内镜技术也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可准确观察胆囊单发息肉。
小息肉无须吃药也无须手术
读者:胆囊息肉要不要手术?
唐德军:对无症状胆囊内的小息肉可以继续观察,无须吃药也无须手术。患者定期每3~5个月做B超检查,了解息肉的变化就行了。一旦发现有变化,再处理也不迟。胆囊息肉样病变出现下列情况须手术治疗: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偏大;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肿瘤指标CA19-9,CA50,CA242,CA724,CEA等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胆囊息肉的手术主要是胆囊切除和保胆手术。保胆手术无法解决胆囊息肉和结石本身所合并的胆囊壁黏膜的炎症,容易复发且有恶变的风险。
此外,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冰冻为恶性作根治性胆囊切除,应将胆囊管上下的结缔组织及胆囊床的纤维脂肪组织一并清除。
早餐最好吃含植物油食品
读者:胆囊息肉怎么预防及饮食要注意什么?
唐德军: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本期指导专家 唐德军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1983年安徽医科大学医疗系医学专业毕业,从事外科工作20余年,主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微创外科,完成医学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胆肝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