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给我拍照,一点点爱心,不需要报道。”“捐得可能不多,不过都是孩子暑假卖报纸挣的钱,非要捐给山区的大哥哥大姐姐上学。”“我现在没毕业没收入,这个暑假就一直做志愿者,也算是尽力为学弟学妹们做点事,明年工作挣钱了就来捐款。”昨天上午,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在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再次被一个个爱心人士打动。据了解,由团省委、省文明办、省青基会联合市场星报发起的安徽希望工程2016“爱心圆梦大学”助学行动助学金募捐活动已进入最后一天,明天将举行助学金发放仪式,正式把助学金发放到学生们手中。
7岁小报童,捐出20多天卖报钱
昨天上午,身穿白色卖报T恤的小报童徐雅彤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来到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中心。看到工作人员,7岁的徐雅彤一把一把将硬币和纸币掏出,共计108元。徐雅彤告诉记者,这些钱是她卖报20多天的成果。让徐雅彤的妈妈心疼的是,孩子为了多挣点钱捐款,不小心膝盖摔青了,仍坚持去卖报。“无论如何要把孩子的爱心送到,虽然钱不多,也是尽孩子自己的一份力吧。”
省内外爱心人士只留爱心不留名
记者随机翻看了一下捐款登记簿,发现有企业、事业单位捐赠,有团队联名捐赠,有爱心人士个人捐赠。除了来自本省的善款,还有来自上海、浙江等地的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在联系方式和通讯地址栏,很多都是空着的,“净心老人”“鲁蛋兄弟”“好心人”……不少爱心人士更是只留下爱心捐款,却不愿透露姓名。
市民包女士一进门,工作人员就认出了她,“别给我拍照,一点点爱心,不需要报道。”包女士已经退休,每月退休工资不足2000元,“我信佛,不吃荤菜,开销也少一点。去年手头宽裕捐了22000元,今年有点少,只有8000元。”据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宣传科刘兵科长介绍,包女士已经连续几年来捐款了。
学生志愿者,别样方式献爱心
在安徽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有位特殊的爱心人士,在以他自己的方式献爱心。他就是志愿者张维维。从7月初到现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都在此做志愿服务工作。
暑假寄居肥东县亲戚家里,张维维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要3个小时,“早上一般6点半出门,晚上7点多回去,9点到家。”如此“折腾”且没有薪水的工作,张维维却乐在其中。“我现在没毕业没收入,这个暑假就一直在这做志愿者,也算是尽力为学弟学妹们做点事,明年工作挣钱了就来捐款。”张维维告诉记者,做志愿者工作对自己触动很大,“看到不少老人、孩子捐出他们辛苦攒下来、挣来的钱,真的很感动,自己以后也会给希望工程捐款吧。”
“以嘴噙笔考上一本”的学子受到定向资助
8月4日,本报“爱心圆梦大学”专栏报道《六安考生袁胜利以嘴噙笔考上一本》,引发社会爱心人士点赞和关注。记者在捐款登记簿上看到,至少有4位爱心人士在“捐款意向”一栏提出定向捐给六安考生袁胜利。希望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袁胜利能圆梦大学。
今天是安徽希望工程2016“爱心圆梦大学”助学行动募捐最后一天,想献爱心的企业和个人可要抓紧了,明天将举行助学金发放仪式,让我们以爱的名义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