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全面开展金融机构自查与监察检查,而重点排查对象就集中在理财和票据等领域。尽管最新的监管条例还未正式落地,而就在当前监管趋紧的态势下,“最严监管”的出台也已是“箭在弦上”。当“一大波”监管袭来,各方利益将何去何从,理财产品又将受何影响无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资管业务监管趋严的大气候下,时隔近两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文件意见征求又迎来重启。之所以重启,正是早在2014 年 12 月,银监会就下发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对银行理财业务做出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规定,目的在于化解银行理财业务潜在风险。
而银监会于本月所提出的新版征求意见稿则是在 2014 年意见征求稿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新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并召集部分银行进行讨论。
北京银联信银行业观察家钟家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就目前来看,新版本调整较多,且更为严厉,尤其是对银行理财实现分类管理和禁止分级理财产品,与旧版意见征求稿差别较大。”
对于为何在此时加强对理财市场的监管,钟家勇指出:“近两年来,资管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金融混业趋势下,资金通道丛生,边界模糊,而监管层的共识逐渐明朗,去影子银行、去通道,加强表外监管,是为愈发明确的大方向;而此前银行理财的热门话题,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和推进,则明显地退出了核心问题圈。”
与此同时,伴随着理财产品的快速膨胀,相关风险点也在不断积聚。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余额达23.50万亿元,同比增长56.46%。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银行组估计,目前中国理财产品余额约为25.4万亿元,自2015年1月起增长了约10万亿元,同时,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的融出也增加了约12万亿元至23.9万亿元。
中金公司分析师易峘对媒体表示,“虽然目前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仍然高于长期可持续的水平,但期限错配问题也比较严重。”
根据资料显示,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已经从2015年初的5.5%水平下降到目前的3.9%左右,但仍然高于无风险利率和AAA级企业债收益率等。
近期金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理财新规相比2014年的办法明显更加严格,分类化的银行理财管理和投资限制,投资非标准化资产和权益比重的下降,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收益率趋于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在新规落实后,由于目前普遍存在的用“非标”资产配置拉高收益的现象将减少,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可能下降,而投资者在购买“非标”投资产品时可能更有保障。
大连农商银行某高层管理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规对银行理财产品所起到的影响也相对不同。其中,保本类产品影响较小,对非保本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产生较大冲击。“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是指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但不保证本金安全,投资者需承担投资风险。”
“若征求意见稿出台,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将出现分化”。上述高层管理者指出,在银行理财收益率整体下滑的大趋势下,一部分理财产品收益将越来越趋近于定期存款,另一部分则向净值型理财产品方向发展,而净值型产品可能会与目前的债券基金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