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从江苏宿迁泗阳县爱园镇开往县城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82岁的老人3次起身给身边的年轻人让座。有乘客把老人让座过程发到网上,还配上了“现场采访”视频,引来不少网友转发点赞。(8月10日《扬子晚报》)
尊老爱幼是一个文明社会所倡导的公序良俗,具体到公交车让座问题,毫无疑问大家都会认同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尽管现实生活中呈现出各种不堪的现象或争议,但至少人们在认知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可见,从这个层面来讲,一位八旬老人先后3次给年轻人让座,似乎是给年轻人出了一道道德难题。然而,从老人的善意初衷来看,这首先表现出了老年人的一种姿态,或者说是对年轻人让座的一种回馈。
事实上,几名年轻人谢绝老人让座,表明大多数年轻人对于老年人让座的善意,只能心领和感激,不会贸然接受的。毕竟,尊老和关爱弱者,是社会认知的公德。相反,如果真的有年轻人坐下了,就与基本的社会公德不符,甚至南辕北辙。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是不会接受老人让座,但老人善解人意的关怀,给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增添了一丝暖意,依然值得年轻人感动,将会激励他们今后主动让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城市为鼓励让座,花样百出:有的搞有奖刺激,有的设立“让座日”,有的欲立法来规范,有的甚至出台规定,对不让座者实施实名曝光等各种惩罚措施,令人错愕不已。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处处能体会到对弱者的关怀,应该倡导一个文明礼让的社会风气,任何强制性的规定,对道德层面的问题进行强制执行,其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因此,一位八旬老人先后3次给年轻人让座,其真正意义在于提醒人们:营造一个相互关心、相互扶助的社会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社会义务,理应引起道德共鸣。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是一种责任;而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则是一种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