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3日,是我们敬爱的父亲杨效椿烈士逝世四十周年纪念日。父亲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没有随着时间消逝,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追忆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岁月,缅怀他的革命生涯和历史功绩,追思他的高尚情操和道德风范,以表达我们永远的思念。
(一) 投身革命
父亲1911年7月8日出生在山西万荣县汉薛镇薛村沟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代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身处黄土高原深知农民生活艰辛。1928年17岁时考入山西省立第二师范,六年学习奠定扎实基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父亲不断探索抗日救国的道理,在党组织和进步教师帮助下,他阅读各种进步书籍,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参加了各种抗日救亡活动。他和同学们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走上街头,高呼口号,散发传单,捣毁贩卖日货与鸦片的“祥瑞奎”、“金太恒”等商号,并将收缴的毒品和日货付之一炬。
1934年高师毕业后回到万荣县担任教师和校长,受到学生爱戴和家长拥戴,学生家长们给父亲送了两面红旗,上书“教育有方”、“为国干城”。1936年9月父亲加入牺盟会,带领学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11月,决定投笔从戎,学习军事知识,奔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三期学政治,四期学军事,马列理论水平和军事素养有了提高。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由中央分配赴皖抗日。
父亲把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第二故乡安徽,为了安徽的解放和建设,他把热血和汗水抛洒在这块热土上。1976年10月3日,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战斗和工作过四十年的第二故乡,根据父亲一生的功绩,1978年1月,父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一生;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一生。
战争年代,父亲历任六安抗战自卫军大队长、六(安)霍(邱)寿(县)中心县委宣传部长,江北游击纵队二营营长、新八团政委、寿县县委书记兼淮西独立团政委、定凤滁全淮合中心县委书记、二师六旅政治部主任、华野十二纵三十四旅政治部主任、淮南支队司令员、江淮四分区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建国后,先后担任巢湖地委书记、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厅厅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兼省委宣传部部长等职。
但他始终保持本色,严于律己,克己奉公,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佩。
(二) 模范党员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父亲身经百战,三次负伤,在江淮大地上浴血奋战12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1941年6月,皖南事变之后不久,受二师首长派遣,他率领一个连挺进淮西地区,淮西地处合(肥)、淮(南)、六(安)、滁(州)、蚌(埠)之间,淮南煤矿资源丰富,淮南铁路穿境而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经历一年血与火的殊死战斗,在日伪的重重包围之中,建立淮西独立团和淮西民主政权,父亲担任团政委和寿县县委书记。由于战功卓著,受到师部嘉奖。经过四年多大小数百次战斗,成功开辟了淮西抗日根据地,使之成为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前哨阵地。
父亲成为淮西地区威震敌胆、家喻户晓的抗日骁将。到抗日战争胜利时,淮西独立团击毙、俘获日伪军2000余人,还为新四军输送大批兵源、武器和粮食,自身也发展成为3个营、9个连、1000多人的主力团。当地群众亲切地称父亲为“老杨头”。民众编歌赞道:“独立团,尽英雄,指挥能手杨效椿。战略战术巧变化,出奇制胜歼敌人。强攻杨公庙,活捉王玉清。智取三和集,扫除害人虫。威震淮西二百里,敌闻胆心惊”。
解放战争期间,1947年1月,父亲临危受命,率一个营打回敌后淮宝地区,经过3个月战斗,站稳脚跟,打开局面。5月,成立淮南支队,父亲担任司令员,经过一年多的殊死拼杀,收复了路东根据地5个县的大部分地区,受到华东军区的通电嘉奖。接着父亲又马不停蹄地率部奔赴路西,粉碎敌人百日清剿,恢复了路西根据地。
1952年,《皖北日报》、《皖南日报》、《解放日报》、《长江日报》等媒体密集宣传了父亲的事迹,华东局出版的《模范共产党员》一书也收集了父亲的事迹。父亲毕生都是严格按照模范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三)廉洁奉公
父亲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数十年如一日,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始终不忘按照党员工作标准和人民群众生活标准要求自己,他在衣食住行上对自己十分苛刻,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环境,保持人民公仆风范和劳动人民本色,树立起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战争年代,按照规定部队团以上干部可以吃中灶,父亲却坚持与战士们一块吃大锅饭。炊事员给他做病号饭,在菜里多放点油,他发现后立即将菜倒在大锅里。行军中他常常把马让给伤病员骑。一次部队紧急转移,警卫员将他的行李全部丢失,夜里他就和衣钻进草垛里睡觉,谢绝地方领导给他置办一套行李的想法。
解放初期,双目失明的爷爷来安徽探亲,按规定可以报销路费,他坚持从自己的津贴费和孩子的保育费中解决。他在南京住院期间,组织上寄了300元休养费,他请人把钱带回退还。
1963年春,父亲到寿县杨庙公社调研,走访慰问了部分军烈属,一共用了700多元。工作人员考虑到这笔钱与工作有关,建议从公款中报销,他坚持全部从他的工资中扣除。
1975年春,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分校成立,他带队前去祝贺。走进餐厅后,看到餐桌上摆着名酒佳肴,他拒绝赴宴。为了防止工作人员提前打招呼,每次出发前他不告诉要去的目的地,直到汽车开出省委大门后,他才说要到哪里。
每到一处就餐后,他总是再三叮嘱工作人员结清伙食费。父亲对自己十分苛刻,但对人民群众十分关心,每当老区军烈属和乡亲来看望时,父亲热情接待,安排食宿并游玩,返程时买好车票。每到节假日将一些烈士子女接回家加餐。
时间长了,家里钱和粮票都很紧张,我们难免有些埋怨情绪,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没有老区人民的支持,哪有今天革命的成功;没有烈士的牺牲,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1968年7月,父亲从定远返回合肥,经过肥东八斗镇,车被花张村农民王家祥拦住,原来王家祥的孩子王宏升出生9天后病危,他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步行18里,来到合蚌公路拦车去合肥治病。父亲听说后,连忙将王家父子接上车直奔合肥第一人民医院,经过抢救孩子得救了。
这件事我们也是去年才从被救人的亲属处得知的,类似事情举不胜举。
追思父亲对我们的关爱,更令人百感交集。他从未利用职权为我们谋取过私利,总是反复告诫我们,路要靠自己去闯。
(四)无私奉献
父亲把一生无私地献给了党,多次负伤,长期带病坚持战斗和工作。残酷的战斗,艰苦的生活,吞噬了他的健康和青春。1958年,父亲下放到农村劳动,经历了屈辱,忍受着饥饿,全身浮肿,患上肝炎,这段艰苦岁月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但父亲每次住院,病情稍有好转,立即出院参加工作。
1974年1月,煤炭日产量由2万多吨下降到几十吨,导致华东地区生产生活用煤告急,上海市面临停水停电的威胁。
当时他因病住院,听到这个情况后十分焦虑,主动请求带队前往淮南。他与市委负责同志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深入到各个矿区,奔波在百里煤城,耐心地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帮助矿工解决生活困难。
由于过度劳累,他连续多日高烧不退,仍一边输液一边坚持工作。孩子们和医生闻讯赶来,劝他回合肥治疗。他不但不走,反而叫孩子们下到800米井下与工人们一块劳动。他说这时多生产一吨煤,就是给他治病的最好良药。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扭转了淮南形势,恢复了煤炭生产。他从淮南市返回合肥后直接被送到医院。
蜀山有幸埋忠骨,风范世代育后人。父亲的骨灰安葬在大蜀山烈士陵园。墓碑上镌刻着李德生同志的题词:“共产党员的楷模”,这是父亲一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