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扫街是应景的形式主义
微声音
“路怒” 6次撞他车,处理不能“和稀泥”
“抛弃病妻” 不能只怪“陈世美”
非常道
乱象丛生的减肥市场 岂能“三不管”
下一篇4 2016年8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公务员扫街是应景的形式主义

□ 郑文
突击 王恒/漫画
 

7月下旬开始,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的大街小巷,一个特殊的群体显得很是“扎眼”。他们或是提着笤帚,或是抓着抹布,胳膊上的红袖章,又将这一群体与环卫工人相区别。他们来自济宁市任城区各个机关,他们的身份,是机关里的公务员。(8月4日《新京报》)

如果站在志愿者的角度来打量,公务员扫街之举对于引领文明风尚确实意义重大,但从“创卫”运动来思考,公务员扫街的义举更多解读为一种形式上的社会动员。做做样子,从现行的行政管理思维来看,这一约定俗成的模式,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相反,社会舆论大多以“作秀”来评判。毕竟,公务员的本职工作不是扫大街,老百姓看着别扭,过度做作却失去几分自然,不免成了冷笑话。

放眼看来,不少的城市在“创卫”上,喜欢用“运动”的方式来推进,公务员成了最为廉价的“推手”。当然,这种工作推进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技术含量”太低,大多沦为应景的形式主义。

文明卫生城市的创建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公共决策,关乎城市的面子,更关乎老百姓的里子。因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尊重群众的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是创建成败的关键。仅仅依靠官员拍脑袋式的决策和行政单边式的“运动战”,无法将创建工作推进且深入下去。其实,老百姓才是城市的主人,城市是否文明卫生就在老百姓的举手之间。动辄机关公务员扫大街,并不能解决文明创建的根本问题,相反,老百姓对这种形式主义很反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而,“创卫”难免是一阵风,且难以持久。

改变工作作风,也要革除动辄机关公务员扫大街的这种简单工作方式,多些管理智慧,多走群众路线,“创卫”才能真正提升城市的品位与魅力!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