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刚开始,福建泉州初一年级学生小黄(化名)就踏入另一个“课堂”,开启补习生活。而为了暑假补课,家中需要花费相关补习费上万元。对此,一名陈姓老师说,因为个人精力有限、房间太少,他每期固定接收10名学生,每名学生每月托管费1800元。(8月1日《泉州晚报》)
透过学生家长和老师的“账本”,我们不难发现,补课背后有其特定的利益链。一方面老师通过补课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另一方面,家长却增加了负担,同时教师形象也被严重损害。
特别是,为了补课和取得收益,一些老师利用职业优势,诱导甚至强行要求学生补课,补课俨然成了一门生意。甚至为了这门生意,老师在课堂上有所保留,补课班上才讲重点。这明显已经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也正是基于这些弊病,包括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曾多次下文,严禁在职教师等有偿补课。规定一个接一个,“严禁”要求三令五申,明显还是刹不住有偿补课这班“疯狂快车”。
分析原因,应试教育体制下,追求考试成绩等学习目的,以及学习与受教育的功利化,明显 其中最为根本的原因。特别是,应试体制导致了学生和家长有补课的需求,需求催发供应。因此,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体制,是杜绝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根本。针对在职教师等参与有偿补课,我们虽然设置了“高压线”,但却没有为其通“电”,最终导致不少教师在利益的驱使下,抱着侥幸心理,“踩着高压线行走”。因此,当务之急,明显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定,特别是有必要在违反禁令的相关责任上,设计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