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妈妈热衷海淘洋奶粉,认为这又便宜又安全!但近日,《消费主张》栏目在京东、天猫等购买了19款热销奶粉,有8个样品的铁、锰、碘、硒实测值不符合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样品的不合格率竟然达到了42.1%,长期食用危害宝宝健康。(7月30日央视)
一些洋奶粉价格高,而且同样也会存在相关不合格问题,这事实上并不是什么秘密。换言之,此次《消费主张》栏目的抽查与委托检测结果,肯定不是无中生有的。但面对“洋奶粉抽检40%不合格”,中国的消费者却几乎一边倒地表示“我不信”。有网友甚至认为,这是相关媒体等,在有意“黑”人家洋奶粉,在为销量不温不火的国产奶造势。
显然,网友们“我不信”的表态背后,有过于情绪化的心理因素。但更多的,明显还是一种对国产奶的不信任心理驱使。比如一者,中国媒体委托中国的相关乳业检测机构抽检洋奶粉,这虽无“黑”洋奶粉的用心,而且相关检测结果,也是客观事实。但在国产奶信任危机的总体环境下,这样的调查和检测结果,最起码是有抵毁洋品牌,以抬高国产奶粉质量嫌疑的。
二者,中国一些乳业企业发展与经营观念不够长远,问题百出,无法获得市场认可,这也是客观事实。至少,在消费者看来,洋奶粉铁、锰、碘、硒实测值不符合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宝宝食用之后,最严重的后果,无非是危害健康,这总比国产奶“大头娃娃”“三聚氰胺”等谋财夺命要好一些。
“洋奶粉抽检40%不合格”,公众表示不信,并不是不信这抽检的奶粉中,确实有40%的奶粉,其相关微量元素等不合中国标准,而实在是不相信,中国的国产奶粉,就一定是合格的,就比洋奶粉要好一些。说白了,不信洋奶粉差,不信国产奶好,这其中确实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问题,但当“毒蛇伪装成井绳”的问题无法排除的情况下,人们选择避开国产奶这个“井绳”,事实上也是一种趋利避害、自我保护的本能。换言之,要提振国人的国产奶消费热情,提升消费者对国产奶的信任与信心,除了中国乳业企业自我提升,用优质的产品质量说话之外,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