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生死线
2016年7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穿越生死线
穿越12道关卡急救7名中国士兵 被枪抵着脑袋20余次
□ 陈旭 星级记者 俞宝强
医疗队员拍摄到的武装队伍
驻地玻璃都被打穿了
依旧留守在南苏丹的3名队员合影
医疗队救治中国维和部队患者
 

虽然艰苦,但15名队员没有怨言,苦中作乐。一切都因7月7日晚战乱的爆发改变了。7月9日是南苏丹国庆日,可国庆日却不见庆典,只闻枪声。期待的和平没有到来,各种重机枪扫射的声音不绝于耳,逐渐发展成坦克、战斗机、大炮、火箭筒等重火力武器,炮火的轰鸣近在咫尺。7月10日,医疗队接到紧急任务,7名中国士兵在执行难民营警戒任务时,突遭一发炮弹袭击,造成一名中国维和战士牺牲,3人重伤、3人轻伤,急需抢救……

一墙之隔马路上,响起激烈枪炮声

庹雨景是医疗队的翻译,来自宣城。他在朱巴战乱后的第一天晚上写下了战争爆发的一刻。

“7月7日晚,驻地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我当时感觉不对劲,但不能确定是枪声。但枪声冲突并没有持续太久,没有引起太多恐慌”。第二天,他们照常去医院上班,医院药房里的一位管理员在这次冲突中不幸遇难。

“大约5点20分的时候,与我们医疗队驻地只有一墙之隔的马路上,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当时窗户还没有关,我大胆了一下,将手机偷偷放在窗舷上录音。我录了两段五、六分钟长的枪炮声,现在听起来依旧惊心”。庹雨景告诉记者,中途枪炮声停了大概两分钟左右,他由于口渴,刚抿了一口水,一颗炮弹就在驻地附近爆炸了,声音很大,感觉就像在头顶上炸起来了一样,大家都躲在餐厅里。

“7月9日是南苏丹这个世界上最年轻国家的五周年国庆日,可国庆日却不见庆典,只闻枪声”。据庹雨景介绍,早晨,一声炮响将他们全都震醒了。

7月10日,枪声更加猛烈……当天,我国维和步兵营执勤分队遭遇炮弹袭击,炮弹击中步战车,并在内部爆炸。当时坐在车里的7位士兵,一名战士牺牲,3人重伤、3人轻伤。傍晚,医疗队接到领导通知,要组建专家组前往营地为受伤的战士治疗……

无法救治中国战士,心痛到哽噎

7位士兵都受了伤,情况很危险,消息牵动着医疗队员和国内外华人的心。“我们苏队长(医疗队队长苏贵平)接到通知后,立即召开了会议,组建医疗小分队,等待命令前去急救”。医疗队队员、外科医生蒋亚琦就是小分队三名医生之一。

“那时,整条路上戒严,处处烽烟四起,处处枪林弹雨,处处炮火轰鸣,重重关卡。交通阻断,里面的人出不来,我们也进不去。我们只能默默无语,特别无奈和痛心,心痛到哽噎”。蒋亚琦告诉记者,由于条件不允许,他们整整等待了一晚上,整个医疗队都没有睡觉。

“7月11日晨接到消息,遇袭的中国维和战士、受伤的战士杨树朋,因抢救无效牺牲。又有生命逝去,我们的维和同胞,这惨痛的消息给我们的心再次蒙上悲痛的层层阴影,医疗队员更是心痛得说不出话来”。

两地仅仅相距30公里,等待2名队员的却是“生死线”……

近2小时一路上被枪抵着20余次

苏贵平队长根据伤员病情和目前战事情况,安排医疗队骨科朱劲松、外科蒋亚琦两位专家前往。“4个多月时间里,那一刻我真受不了,三名队友出发时,我们都送上祝福,希望他们一路平安。他们挥挥手,说一定安全回来……”医疗队队员、来自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的护士王燕想起当时的情景,依旧痛苦不已。

“大使馆派出专人亲自驾驶大使专车,由南苏丹国防部安排军人护送前往我维和步兵营,20分钟的路程花了近2个小时,一路上危机四伏,遭遇多次盘查。”蒋亚琦告诉记者,即使有军人护送,但还是被枪指着胸口、脑袋很多次,大约有12道关卡,被枪抵着20余次。

“最终历经艰险到达维和营地,我们立即对所有伤员进行详细的检查和必要的处置,将伤员转运至维和部队在联合国二级医院,为下一步的救治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下午4点50分,经多方协调,医疗队两名专家同维和部队官兵,一起由装甲车开道再次穿过交战区,安全地将四名维和伤员护送至联合国二级医院。

撤离是为更好的回归,随时准备返回

7月11日晚总统颁布停火令,队员们终于感到可以松一口气了,虽然还时不时有零星的枪声。

医疗队队员、来自芜湖市二院内科医生刘充告诉记者,医疗队驻地所在地是武装冲突发生后华人的八个集结点之一,武装冲突期间以及结束之后,陆陆续续有多个在南苏丹的华人同胞聚集于此,有的两人一间房屋,有的三人挤一间房屋,大家相互帮助。

集结期间,华人同胞生病,医疗队予以积极救治,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由于战时不稳定,部分医疗队员要暂时撤离回国,队员们接到撤离通知时,有喜悦、有不舍,夹杂着丝丝伤感,复杂的心情五味杂陈。南苏丹的医生们很舍不得中国医生的离开,欢迎再回朱巴。

由于需要有3人留守,大家都争着要留下,最后队长苏贵平、骨科医生朱劲松、外科医生孙竹峰留了下来,其他12人于7月16日下午,乘中国军机返回,7月18日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我们15名队员来自不同单位,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因为我们现在有一个共同的Logo,那就是中国第四批援南苏丹医疗队,昨天是,今天是,明天是,将来也是……”正如医疗队队员、来自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的妇产科医生罗永红所说,撤离是为更好的回归,他们12名队员随时准备返回,与其他3名“战友”汇合。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